机构警示“违约潮”上升:2020境内债务到期6.5万亿境外到期900亿美元
评级机构警告称,受2020年债务到期规模巨大,风险偏好上升等因素影响,企业违约可能继续上升。
1月16日,标普全球评级发布报告称,2020年,中国企业实际到期的境内债务规模可能升至6.5万亿元人民币,而2019年到期规模为6.3万亿;境外到期债务规模将达900亿美元。
在此情况下,包括违约在内的企业信用风险仍将维持在高位。原因是企业再融资面临不确定性,大规模债务到期,以及政府救助意愿下降。
标普全球评级中国企业信用研究分析师李畅表示,上述数据假定所有可执行回售的债券都实施了回售,多数行业的评级正负展望百分比差值为负,意味着2020年评级下调可能多于评级上调。情况较优的借款人在债务偿付方面将获得些许帮助。得益于杠杆企稳和宽松的货币环境,这些企业的债务偿付能力将改善。然而,较弱的借款人在获取再融资方面可能面临困难。
2019年,企业违约金额触及新高至1300亿元,这使得市场风险厌恶情绪上升,标普预计2020年企业违约将继续上升。
另一推动投资“向安全资产转移”的因素是政府的救助意愿下降。2019年5月接管包商银行导致中小银行与企业面临广泛的融资压力,风险重新定价一直持续到现在。2019年末一家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天津物产集团有限公司亦未能偿付到期债务。
穆迪也发布报告称,在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政策持续不明朗以及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的情况下,亚太非金融企业2020年总体信用状况将减弱。
其中,2019年底,亚太受评非金融企业具有负面倾向的评级占比从2018年底的10%上升至17%。因此,2019年底展望稳定的评级占比从2018年底的85%降至79%,而且低于2017年水平。在各行业中,汽车行业将遭受最大压力。2019年底该行业具有负面倾向的评级占比为41%。由于从第三季度开始趋势明显转弱,2019年亚太受评企业的评级趋势为负面,共有128次负面评级行动和48次正面评级行动,其中中国 、印度 和日本 的负面评级行动最多,合计占比达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