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的机械化还田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秸秆做饲料、沼气化等也渐渐普及。未来,随着技术的推进,秸秆还将有更多的应用空间。
在循环经济新常态下,秸秆综合利用成为处理这种田间废弃物的新模式。在机械化回收推广的基础上,秸秆已经逐渐有了还田、饲料化、沼气化等多种利用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还将探索出更多的秸秆综合利用渠道。
近日,财政部农业司公开了2016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情况。评价结果表明,各省都在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政策实施效果良好,地区乱堆乱烧现象有明显改善。
目前,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初步构建。从整个运作流程来看,首先就是机械化回收的推广。大规模整合秸秆进行分级利用必然少不了秸秆收集、储存和运输环节,机械化收割、打捆、压块将有利于回收和运输。同时,也可以对秸秆进行统一调配,便于输送。
机械化回收模式会在农作物成熟之际进行抢收,及时完成收割、打捆一体化工作。目前,运收采取的方式也比较灵活,包括“发电厂自行运作”、“分散性收储运”、“集约型收储运”、“单位打包收储”等。这种模式直接将收和运连为一体,为有序利用奠定基础。
还田是目前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中比较常见的选择,但是这与随意堆放在田间有着本质的区别。秸秆经过最初的机械化收割和打包之后,如果选择还田则需要打碎撒到田间,并且用还田机进行耕整。这种模式讲究就地消纳,也有土地增肥作用,所以很多地区也在研究土壤培肥技术。
经过机械化收割的秸秆除了可以还田,还可以用来做饲料。公开数据显示,植物秸秆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植物细胞壁,成分以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硅酸盐、少量蛋白质为主。也就是说,植物秸秆可以直接用作饲料,但是从提高营养价值的角度考虑,也可以先进行蒸煮、碱处理、酸处理等工序。
另外,秸秆综合利用的渠道还包括沼气化。生物沼气目前是我国在农村大力推广的清洁能源,不仅能就地消纳废弃物,还能进行循环再利用。秸秆也是其中之一,经过厌氧发酵,秸秆就能产生沼气。而且,如果稍加改变物料配比,或者添加外源添加物,秸秆产气量还能进一步提高。
如果秸秆产地工业发达,还可以考虑其他的利用途径,比如送往造纸厂。据统计,用秸秆生产1吨麦草浆相当于减少焚烧产生的2.5吨二氧化碳,节省4方木材。由于各地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所以秸秆变草浆的技术有了质的突破。利用先进工艺,即可去除杂质,分离纤维,为秸秆找到另一条出路。
当然,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创新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包括生物质天然气模式、炭基肥模式、气化发电联产技术模式等。露天焚烧,田间堆埋已经不再适合秸秆处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将助力秸秆找到更多资源化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