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项目相继落沪大飞机自主研发突破在望

核心项目相继落沪大飞机自主研发突破在望

核心项目相继落沪大飞机自主研发突破在望 更新时间:2010-11-17 7:19:24   如果发动机之于飞机而言就像“心脏”,那么航电可以比作“神经”。昨日,中航工业与上海仪电、上海国盛等5家企业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上海成立航空电子产业公司。这意味着在大飞机发动机项目落户上海后,大飞机的“神经”也即将落沪。

大飞机发动机项目也有新进展,据中航商用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继保介绍,发动机初步方案也将在年底敲定,明年可确定技术路线,并将在“十二五”期间研制出一台完整的发动机验证机。

○记者 温婷 ○编辑 王晓华

国产大飞机C919的亮相惊艳珠海航展,可目前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传统优势”仍主要集中在飞机的机身、机壳等关键机体部件的研制。中航工业下属的西安、成都、沈阳等飞机制造企业,为我国新支线飞机ARJ21承担了全部机身部件的研制工作,并成为国产大飞机C919的机体部件研制商。但在发动机、航电系统等尤为关键的核心部件上,限于国内现有技术基础及发展阶段,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型号目前还只能选购国外的领先产品。

我国在大飞机发动机、航电系统两大核心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缺位直接制约航空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用中航商用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继保的话说:没有掌握发动机和航电等核心技术,就容易被人扼住喉咙。

就在昨日,中航工业航空电子产业公司落户上海,意味着在发动机项目启动之后,航电产业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突破在望。

中航航空电子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汪晓明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此次航空电子产业公司的出资方包括中航航空电子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仪电控股公司、上海国盛有限公司、上海闵航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上海紫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烟台蓝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六家;注册资金达45亿,其中中航工业控股40%,上海仪电与上海国盛各占15%,公司将落户于上海紫竹。

汪晓明称,目前公司还在与GE洽谈合作,计划各自控股50%组建合资公司,预计今年年底将完成谈判并签订合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合资公司将作为中航工业航电系统民用航空的唯一通道,并更针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两大商用市场,介入核心航电系统、显示、维护等业务,并承担包括C929在内的大飞机航电业务。而2014年即将首飞的C919也将配备该公司生产的航电系统。

此外大飞机发动机项目也有新进展,据中航工业商发副总经理李继保介绍,商发今年启动开展的总体方案设计有望于今年年底完成初步方案设计,并于明年基本确定技术路径,随后将与国内外供应商开展联合定义,并陆续启动发动机各大部件的研制工作。

商用航空发动机是当今工业领域唯一要同时解决超高速、超高压、超高温三大技术难题的制造品,被喻为制造业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其性能及技术水平对于飞机整体而言,在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关键指标上均占据超过半数的权重,研制技术难度更大,风险更高,投入更多,周期也更长。

中航工业商发是国家大型客机发动机项目主体和总承制单位,公司由中航工业、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国盛集团以40%、15%、15%比例共同出资组建。

李继保告诉记者,根据研制时间表,商发计划在“十二五”期间装配出一台完整的、各项指标达到下一代世界主流水平的发动机验证机产品。

汪晓明还表示,大飞机项目包括发动机、航电系统在内的重要核心部分都设立在上海,显示出上海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布局已占先机。

经典理财

金融财经

港股打新

上一篇: 核心资产50强名单来了新纳入5只优质股户均最高净赚188万
下一篇: 核恐慌重挫市场避险主导汇市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