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称中国内需被低估外需被高估

易纲称中国内需被低估外需被高估

易纲称中国内需被低估外需被高估 更新时间:2010-10-9 6:51:46   易纲详解中国结构调整措施,指出中国内需被低估、外需被高估的事实,中国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决心

10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席一场研讨会,解读“十二五”计划期间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措施,澄清有关“中国内需不足”的一些疑惑,并对各界最为关心的汇率改革作出展望。

在由IMF亚太部主任辛格主持的研讨会上,易纲表示,伴随着中国第12个“五年计划”在本月接受审议,经济结构调整,由外需拉动型向内需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变,本就是中国未来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易纲对结构调整——或国际社会所称的“再平衡”,持有信心。其中五大因素将支持这一过程:城市化进程、收入再分配体制、完善社保体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零售为代表的居民消费。

他特别强调,由于统计方法和数据收集方面的一些复杂因素,实际上中国内需对GDP的贡献程度被低估,其中对服务业经济活动的低估是最为显著。“可以肯定的说,居民消费是很强的。”

易纲表示,中国需要也希望实现市场化经济,而核心正是理顺价格机制,使其尊重产权,这包括在能源、资源、环境领域,也包括资金的价格机制。作为央行,将逐步对利率“去管制化”,并推进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易纲也特别强调,中国未来还将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除了减少高污染型钢厂、矿场外,对企业还将引入排污配额制和交易系统。

针对机构调整效果的最明显指标,中国将继续关注国际收支账户形态。中国顺差占GDP比重已从2007年的11%,降至2009年的6%,今年的前九个月约为5.4—5.8%。易纲预计,今年全年约为5%,在将来几年,希望能够降至4%。“虽然这与IMF的预测值有出入,但这确是我们的目标。”易纲说。

他还强调,中国加工贸易的特性,使数据并不能真实反应中国贸易形势。在加工贸易领域,实际上产生在中国的增加值比例很小;当然,中国的努力是朝向提高增加值,向利润空间更高的产业链迈进。

但当前的现实是,中国一般贸易已经处于逆差,占主体地位的加工贸易有高程度的跨国企业参与。“换句话说,如果打货币战、贸易战,要想好你究竟在打击谁。”易纲引起在场200多名听众的笑声。

在接下来的问答时间,对各方在本次IMF年会上一致关心的汇率问题,易纲表示,总理温家宝的表态正是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他强调说,中国对汇率机制改革具有决心,并会坚持正确的方向,以渐进、稳定的方式完成。

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易纲表示,中国过去根据现实情况对人民币国际结算等领域设限较多,但随着中国贸易量增加和国际交易结算对人民币需求的增长,中国将逐步取消这些障碍,使希望持有和使用人民币的机构享有一个公平的平台。但资本账户开放并没有一个官方的时间表。

“这有可能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中一个很小的替代选择,但我相信,在很长的时期内,美元还是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易纲说。

在中国合理的GDP增长率问题上,易纲表示他在2000年接受采访时就曾指出,个人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应为7%左右,第二个十年为6%,第三个十年为5%。实际增长较快的原因之一,可能包括他“个人对环境成本的估计和环境要求较高。”至今他仍认为这个估计有合理性,因为长期增长率下降“并非坏事”,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也必然要求更高质量的增长。

宏观

鼎鸿网

生活百科

上一篇: 易纲汇改最终目标是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下一篇: 易纲贷款利率已经放开可进一步研究不再公布贷款基准利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