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企业“转型记”:19天再造一个“新企业”!
为了缓解医用物资供应紧张的局面,一些企业在复产的同时进行了转产。央视财经记者探访了北京的一家服装企业,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开辟出了医用物资的生产线。
在北京一家服装企业新租来的厂房里,工人们操作娴熟配合默契,正在赶制即将发往武汉的防护服和隔离衣。
生产线员工:9日上的班。
记者:中间休息过吗?
生产线员工:没有,公司开的复工条,然后我们拿着复工条去村支部开的证明放行出来的。
为了缓解医用物资供应紧张,2月2日,这家服装企业决定转产扩能。第三天,从一家医药企业手中租下10万级无菌净化车间进行布置,一周内调集设备人员开始试生产。2月20日新建生产线正式投产;2月23日,已经有4万件隔离衣装箱准备发往武汉。
一件防护服的压条长度大约10米,压条也是生产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一个熟练的压条工每天能压制200件防护服,这道工艺可以保证防护服上每一个有针眼的地方都被密封,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为了一个专业的压条工,我们是不惜代价,路上再艰难也要把他们接出来。
负责人告诉我们,今年公司的复工复产,相当于在19个昼夜里,新建了一家企业,从净化生产、洁净压条到密封包装、消杀灭菌,每一个环节都是新的。大到生产车间,小到一台机器,都是从零起步,但这些经验也为企业常规业务复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 :在抗疫物资生产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保障员工安全复工复产的经验,减少了很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