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谁对谁“反应过度”了
程凯:谁对谁“反应过度”了 更新时间:2010-7-3 0:12:55 中国人的智慧,讲究一个“度”字,凡事从矛盾中看问题,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白了,就是做事、做人要讲究平衡,不能过度、过火了。
这当然只是一种追求,在索罗斯这样的老外看来,所谓的均衡是一件昙花一现的东西,好比一只股票的价格和价值,相等的时候就那么一瞬间,接着价格要么向上要么向下,就远离价值而去了。
索罗斯的市场总是过度反应的理论,一再被事实证明。
6月29日,本周二,上证指数在2500点附近徘徊了24个交易日之后,终于选择了继续向下,大跌108点,当日并无明显的利空,理解为人心涣散、盘久必跌更加直截了当;不过,到了夜半时分,欧美股市也是跌声一片,道琼斯指数跌去2.6%,同样也是失守了10000点这样一个重要关口。原因呢?西方人不承认跟跌A股这种没出息的事,找了一个可以量化的理由。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一项关于中国的指标被大幅向下修正,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这个指标是一个中国人很少知道的组织――“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提供的,该组织在当日将他们编制的一个4月中国先行经济指数的环比上升幅度,由原来的1.7%下调成0.3%。
怎么会这么不靠谱呢?根子还在中国的房地产上。该组织宣称,修正指数是计算错误,指数中的全国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这一指标对4月增长的贡献率是负的0.1%,而不是此前发布的1.3%。
一个错误计算,一件极不严肃的事,能让道琼斯破万点,你肯定不信,我也不信。按照美银美林经济学家的说法,市场显然是对这样一项数据“反应过度”了。对中国经济的变化保持反应是投资者该做的事,但是保持反应是一回事,反应过度又是一回事。
回头再看A股市场,美国人对中国的数据反应过度,A股又是对谁反应过度呢?我们可以为暴跌找到很多理由,但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指数真是经济的领先指标的话。
第一就是刚结束的G20峰会,表面上一片祥和,掩盖了是否退出政策刺激的巨大分歧。欧盟国家觉得二次探底还没有政府破产可怕,担心赤字危机进一步蔓延,决定紧缩财政,收手不干了。欧洲的退出,绝对是以邻为壑的做法,对于中国出口将是重大的打击。
第二就是“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算错的那个全国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由于楼市泡沫化严重,为了维护不干预就必然崩盘的市场,调控政策开始从紧,在挤压泡沫的同时,难免影响房地产投资,进而影响钢铁、水泥、家具、家电等一系列行业。投资不足,就会影响到今年的GDP。
这两条原因都是实实在在的,但是要说市场为此要跌那么深,索罗斯也不同意呀。按他的说法,市场总是反应过度不是吗?面对着股市的涨涨跌跌,我们能看到的就两个词:贪婪和恐惧。
“老生常谈”的贪婪和恐惧,才是股市大涨大跌的原因,当看到各种经济数据,所谓的先行指标都指向经济放缓时,恐惧占据了上风。因为恐惧,投资者对利空会反应过度,但是政策制定者可不能对股市的涨跌反应过度。政策制定有政策制定的逻辑。
比如,当欧洲人决定“撤退”的时候,美国人就不这么想,他们认为远没有到退出的时候,大家还必须在同一条船上再努一把力,把复苏的基础夯实一些;中国的态度很微妙,但和美国人在一条战线上,国家主席胡锦涛的表态是:“要审慎稳妥把握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节奏、力度,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
再比如,对于中国楼市投资不足的担心,也远非如此悲观。要知道,就在政府几个月前开始下决心挤压泡沫时,几乎所有人都是击掌称快的。如果让你做个选择题,A是中国楼市自己疯涨后再崩盘,B是政策调控但会导致投资暂时出现空当,你的选择是什么?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几个迹象。在出口上,尽管预期不好,但是政府还是决定取消大部分资源浪费性产品的出口退税,还在合适的时机恢复了人民币的汇率弹性;在楼市上,相关部门并没有透露出任何松手的迹象,相反,土地出让金还有可能被进一步提高。对于出口,我们应该重视的其实是出口转型、结构调整;对于房地产投资,我们应该冀望的其实是保障房建设,这将填补商品房一时投资不足的空间。
股市在上半年最后几个交易日中的表现,反应的是对于下半年国内外需求和国内宏观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心。股市是不是一个合适的晴雨表我不知道,股市常常反应过度我就知道。因此,你不能今天说它是一个称职的经济晴雨表,明天又说它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晴雨表,晴雨表在你心里。
关于政策调控,我倒觉得,在任何事态的进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沉得住气,坚持一个既定目标,保持一个统一的逻辑,以不变应万变,而不是像股票一样,今天涨一涨,明天跌一跌,总是对细枝末节反应过度。
谁还记得中国GDP今年的既定增长目标?答案是8%,这是一个既可以持续又可以保证质量的增速。一年增长11%,增长13%当然好,但是如果是虚火就不好了,是资源浪费也不好,是结构扭曲更不好。
中国人煎中药的办法是用文火,决不是急火。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