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反应往往出错
第一反应往往出错 更新时间:2010-10-22 7:11:48 陈序 金融市场是一个敏感生物集中的世界。然而,过于敏感也意味着,那些触角灵巧的投资者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错误的。 就像这次北京突然提高利率,投资者措手不及,一时引发了全球范围抛售股票、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货币。虽然之前多数投资者一直在等中国央行提高利率,但当加息在时隔三年后再次出现眼前,他们还是有点慌乱。为了避险,投资者减少了对新兴市场的投注,资金流回美元。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借势强劲反弹,美元指数在19日上涨了1.35%。而聪明的投资者判断,北京是通过提高利率来对付通货膨胀,不再用让人民币升值来达到相同目的。这也造成加息后对人民币的需求不升反降。 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2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行。受中间价带动,当日银行间询价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开盘报6.6625,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下跌178个基点。被认为与中国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澳大利亚元兑美元也下跌了2.6%。 虽然金融市场对北京加息的第一反应,是调低了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但实际上,它是一个不错的消息:说明北京的政策制定者对中国经济走势有信心。至少北京认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态势总体良好。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增长9.6%,比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稍有放缓,但这正是北京需要的。而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升值压力并未减小。一是Fed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始终会打压美元长期前景;二是中国央行加息,则会吸引更多“热钱”流入。 当然,投资者对中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和随之而来风险的判断是准确的。加息表明,北京认为针对性的紧缩措施可能不足以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控制通胀风险。昨天,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6%,达到23个月来的新高。国家统计局认为,造成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新涨价因素,这占了同比涨幅的64%。新涨价因素主要来源于食品价格的上涨和居住价格的上涨,这两项占了新涨价因素影响的90%。今年前三季度,食品价格上涨6.1%,居住价格上涨4.1%。 正如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宏观审慎政策:亚洲视角高级研讨会”开幕致辞中所言,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仍面临系统性风险。国内信贷持续扩张动力仍然较强,跨境资本流动蕴含潜在风险,流动性过多、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周期性不良贷款增加等宏观风险将会显著上升。所以,北京选择现在施行更谨慎的紧缩政策,是明智的。 分析接下来中国国内的价格走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会产生输入性通胀压力,劳动力成本上涨或导致成本向下游行业传导。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PPI同比上涨5.5%。9月份中国PPI同比上涨4.3%,环比上涨0.6%。显然,北京欲完成全年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必须对通货膨胀预期进一步加强管理。除了由中国央行继续保持稳定的货币供应量,控制人民币贷款投放节奏外,加息可谓最明确的信号引导。 一个问题:中国真的进入了加息周期?我保留看法。不过,能让市场这么想,对大家都好。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