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中阳撩开四月面纱调控之忧引发分歧
金融投资报:中阳撩开四月面纱调控之忧引发分歧 更新时间:2011-4-2 15:13:28 本周市场呈现出弱势下的窄幅震荡行情,尽管昨日午后,在煤炭、地产、金融、石油等板块的带动下,股指节节攀升,沪指上涨39.30点,但一周仍然下跌了10点。而昨日公布的3月份PMI为53.4%,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表明宏观经济景气度上升,但同时也增加了加息的预期。三月已去,四月已来,那么,在四月里,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大盘将有何表现?后市机会有哪些?为此,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恒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清议、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市场总监赵国新。
基本面:平稳增长趋势需巩固
记者:昨天公布的3月份PMI为53.4%,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对此你们如何看?
清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3.4%,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在连续3个月回调以后,本月出现回升,与目前经济增长逐步趋稳态势一致。但与往年同期比较,回升幅度较为平缓,这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因为2月份正值春节,制造业停产放假,显得有些清淡,因此,3月份的环比上升幅度较大,但目前这种经济平稳增长的趋势仍需要进一步巩固。
1-2月份投资增长高位稳定,出口与消费增长均现回落,总需求增长水平降低。如果库存在未来再出现调整,经济增长仍有趋降的可能性。新出口订单指数提高、购进价格指数降低,对企业经营具有积极意义,但还需继续观察。现在关键要看一季度GDP的增长情况,如果同比增幅在9%以上,表明经济仍然维持在向上的通道;否则,可能将出现“滞胀”现象,这是最“糟糕”的一种经济现象。
刘景德:PMI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3月份PMI为53.4%,不仅在50%以上,而且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表明宏观经济还是向好的。
从各分项指数来看,整体呈小幅回升趋势。同上月相比,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其中后两个指数回落接近两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有所上升,其中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幅度较大,超过4个百分点。结合企业效益来看,截至3月29日,1039家公司上市公司公布了2010年年报,其显示的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5.05%;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6.89%。另外,目前大多数城市都公布了房价调控目标,但大都控制的是上涨幅度,而且是以GDP的增长幅度作为比较标准的,只有北京出台的房价调控是以“下降”为目标。从总体上看,由于对房价预期看涨,因此,对市场的压力不大。
赵国新:3月份PMI为53.4%,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将减少市场对宏观经济滑坡的担忧,缓解压力,但目前上市公司存货上升幅度较大,又再次面临“去库存”压力。上市公司存货大幅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层面讲,过去的以投资、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后,将主要以消费、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这必然使某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从微观层面讲,自去年以来出现的通货膨胀,使不少上市公司担心原材料涨价,大量采购囤积,而随着国家控制通货膨胀措施的出台,使需求减少,价格回落。还有一个原因,一些上市公司是在价格处于高位时采购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现在市场发生了变化,价格有所回落,上市公司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要么,亏着卖,但这对业绩的影响明显;要么,放在仓库里“睡大觉”。而不少上市公司选择了后者,免得将“潜亏”变为“明亏”。同时,今年上半年本身就要加息,而PMI指数环比的上升,就更增加了这一预期。
政策面:稳健仍是政策主基调
记者:日前,在央行货币委员会2010年一季度例会中传出了一些新的信号,你们如何解读?
清议:此次会议传出的一个最新信号是,并未延续“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及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仍然艰巨”的表述,而以“货币信贷形势正向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代之。这样的表述显示了央行对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的担忧较前期有所降低。同时,显示央行对当前调控效果的认可,预示着政策收缩节奏和力度短期或放缓。
最近,网络上一再流传所谓“国内通胀水平被低估”的说法,甚至有“中国出现恶性通胀的概率正在增加”的评论。然而,到底什么是恶性通胀?这绝不是一个仅凭感觉来讨论的问题。剔除极端情况,我认为,恶性通胀所对应的经济环境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财政收入锐减,政府不得不透过扩张债务来满足与财政收入彻底脱离的非正常支出需求;其次,消费品严重短缺,即使执行配给制也难以满足居民需求;第三,货币数量急剧扩张,并伴随严重的汇率贬值。而目前上述三种特征都不存在。就目前来说,在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方面,如果3月份CPI像市场所传闻的那样高达5.5%,那么,加息就在所难免。但我估计这种可能性不大,目前蔬菜价格已经大幅度回落。我估计今年一季度GDP增速是全年的最低点,从二季度起开始缓慢回升,但整个上半年的增速还是会低于去年同期。在这样的情况下,加息的理由并不充分,如果此时加息会引起经济的较大波动,估计央行对加息将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
刘景德: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受翘尾因素回升及输入性通胀压力的增加,预期3月CPI将再次突破5%,并且可能超过5.1%而创下新高;另一方面,目前企业的贷款需求强烈,反映出市场扩大投资的冲动依旧存在,这会进一步加大通胀的压力。同时,目前我国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明显低于通胀水平,这种“负利率”的格局决定了我国仍有加息空间。
至于存款准备金率,由于央行于2011年3月25日,才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估计暂时不会再次上调。而对全国性银行实施新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在4月份被首次启用。
赵国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当然还要看3月份的CPI,估计即使不创新高,也会基本上与2月份持平。从这个角度看应该加息,但如果货币数量工具的频繁使用,则有可能减轻加息的压力。作为主要的数量型工具,公开市场业务与准备金率有着交替使用的“传统”。为缓和准备金率上调对银行流动性造成的冲击,央行通常会在公开市场操作中进行逆向的投放操作,但3月公开市场恢复回笼能力以来,央行却打破“常规”,在上调准备金率的前后,同时在公开市场持续开展净回笼操作。央行之所以未按“常规”出牌,是因为银行系统流动性宽裕程度超乎预期。
事实上,尽管去年11月以来准备金率经历六次上调,但长达十六周的公开市场净投放同时也在缓释数量紧缩的效果,加上春节后现金回库、外部资金流入及紧缩信贷拉大存贷差水平,商业银行的超储率得以迅速回升。尽管公开市场操作重回正轨,有助于缓解过度依赖准备金工具的状况,但面对超预期充裕的资金面,预计央行将继续使用公开市场操作与准备金工具,大力回收流动性,因此4月准备金率仍存在上调可能。
资金面:有赚钱效应就不差钱
记者:目前央行的资金回收压力较大,那么,4月份市场资金面将会是怎样的?
清议:央行经过本周的一系列公开市场操作,连续第四周实现资金净回笼,同时也是第二周实现资金净回笼超过千亿元。整个3月份公开市场实现月净回笼接近3000亿元。目前来看,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全球流动性泛滥未有缓解迹象,而日本央行为应对海啸地震灾害骤然加大了流动性投放,则进一步加大外部资金压力。可以预计,未来几个月我国外汇占款仍在数千亿元之上,外部流动性压力比较明显;同时,因3月份央行公开市场大量运用28天期正回购操作,因此4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逾9000亿元。
综合国内外因素来看,央行近期收紧流动性的压力相当巨大。央行当前公开市场操作传递出近期货币调控的大趋势,迫于流动性和物价上涨压力,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较大,而且最终有可能上调到23%。按1个百分点冻结资金7000亿计算,那么,3个百分点将冻结资金21000亿,因此,4月份的资金面是趋紧的。
刘景德:4月份有9000亿的央票到期,央行将发行新的央票进行对冲,目前的资金面还是宽松的,不然,为什么会出现炒作农产品、文化艺术品的现象?就是因为钱多了要找出路,因此,中国股市不缺钱,缺的是“赚钱效应”。
目前仅看银行体系的资金已经不能看清楚整个资金市场的全貌了,因为除了银行贷款外,还有民间借贷、证券市场上的直接融资,如首次发行股票和上市公司再融资,风险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以及境外资金的进入等。因此,在日前召开的央行2011年一季度货币指出例会上提出了“社会货币总量控制”政策。
赵国新:从当前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也可看出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现状。数据显示,虽然基于季末考核压力,体现资金松紧程度的7天期回购利率近日涨逾50基点,但整体来看,仍在下行空间中。此外,受翘尾因素等影响,当前市场普遍预计3月份物价同比涨幅或将再度突破5%,较2月份有所回升。
通胀压力仍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同时也是央行货币调控的出发点,因此二季度政策调控的空间犹在,政策基调仍将维持中性趋紧,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都将会有所动作。到下半年,随着通胀预期的稳定以及货币条件进一步趋向正常化,持续大幅收缩的空间将相对有限。4月份的资金面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肯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呈现先扬后抑的态势。4月份,央行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8110亿元左右。
大趋势:站上3000点不是奢望
记者:基于上述事实和分析,4月的市场将如何运行?后市可关注哪些机会?
清议:目前的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对大盘的影响将以中性居多。因为一季度GDP同比增幅下降是利空,但不加息则可以将其视为利好。大盘在近期上3000点是有可能的,但此点位会有反复。对于后市机会,从价值投资角度出发,还要看今年上市公司的一季报业绩,我估计是结构性的。如电子信息行业由于受国内消费需求增加的影响,再加上因为日本地震而产生的“替代效应”,因此,业绩增幅有可能在20%以上。目前金融类股票A股负溢价于H股现象明显,银行股业绩有望持续上扬。在金融股当中,按投资者价值来看,中长线诱惑力最大的应数银行股板块。
其理由是,第一,市盈率低的优势;第二,稳定增长的优势;第三,分红的优势;第四,低价格的优势。最近几周低价股群体被轮炒,而银行股板块中也有很多处于“白菜”价格的品种,整体均价不高,这对于资金炒作来说,低价银行股同样具有魅力。
刘景德:从本周的市场表现看,创业板已经调整得差不多了,而权重股也有所回调。连续4天的杀跌将利空动能释放充分,估计下周会结束调整重拾升势。今年以来市场重心在上移,1月微跌,2月上涨4%,3月微涨0.79%,4月的市场还会反复震荡,收小阳线的可能性大,大盘有望站上3000点。
从中长期看,市场还会向上走,投资者可耐心持股待涨,同时注意调仓换股,重点关注低价二线蓝筹品种,尤其近期部分主力进场布局操作中小银行股迹象明显,投资者可以多加留意。4月份主要看好煤炭、有色多周期性行业,同时看好题材股。
赵国新:我认为4月的行情走势会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运行轨迹,即初期会调整,中后期会上行。由于资金面的原因,权重股的机会相对较少。同时,对于一些权重股还需要根据行业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如大家都说银行股估值低,但对银行业的投资价值应该更多地看其市净率,而不能仅仅只看市盈率。我认为机会还是在调整到位的题材股上。如目前市场热捧的小金属,受政策支持的央企重组题材股,特别是“大央企,小公司”的机会值得关注。建议投资者“轻大盘、重个股”。炒股炒预期,现在预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但事实上,一旦这些政策变为现实了,反而会出现利空出尽是利好的效应,因此,需要提前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