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私募基金研报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私募基金研报以及私募基金研究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股民如何甄别利用研报?
总有人说,A股市场中的散户是最可怜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就是“韭菜”,顾名思义,也就是用来收割的。究其原因,也就是很多散户买股票全凭感觉。曾经在散户中做过一个调查:买股票前,看个股研报吗?
答案可谓是千奇百怪,有的说不知道在哪里看?有的说不知道看哪一个?更有甚者认为研报是给庄家出货用的。但是回答看的是很少的。
但是,在国外,像高盛、摩根史丹利、瑞银等券商的研究报告只有机构投资者才能看到,散户要看是要花大价钱的。但是在国内,这些研究报告大多是免费的,并且在网上都是可以看到的。大家只要学会一些读研报的基本技巧,就能极大的提高自己的投资收益。这是一笔很宝贵的资源,如果就这样浪费了那是很可惜的。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中小投资者如何看机构调研报告的?
一、谁在读研报?
在A股市场中,但凡涉及大资金管理的机构比如基金、私募、资产管理信托等,他们可能不读报纸,可能不听新闻,但是没有一个不去研究主流机构的研究报告的,也可以说正是这些研究报告在引导市场中机构资金的动向。
券商出的研报是所有研报中流动性最高的,我们通常看到的就是这种,但是很多人却觉得券商的研报实用性不强。比如说,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某券商给了某个股强烈推荐的研究评级,但是一旦你买入该股票就开始大跌。其实,股票市场有波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券商研究报告也无法预测每天的精准波动,但是不能因各别预测不符合就完全否定研究报告的价值。反而,我们应该更加详细地去阅读,去学习这些研究报告,并且结合技术面和市场热点来使用,这样就会很有效。
二、研报写的是什么?
研报的主要类型包括:①、盘前提供的投资建议型研报,这个一般券商内部用的比较多;②、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的宏观研究报告;③、专门针对某一类投资方法出的策略报告;④、针对某一行业或者具体公司出的行业研报和公司研报。
对于我们散户而言,平常接触的较多的就是第四类了:行业研报和公司研报。
行业研报仍然可以细分:①、有的是详细调研的深度研报;②、有的是按照时间为划分标准的周报、月报;③、根据事件引发的事件点评或者异动报告;
公司研报细分:①、对公司调研之后的报告;②、公司发出重要公告后而出的公告点评等。
三、怎么读研报?
阅读研报寻找有价值的信息
(1)看基本情况;
(2)看推荐逻辑;
(3)看盈利预测;
具体说来,我们看券商研究报告:
第一要看的是对行业、公司基本情况的分析介绍。
行业和公司的基本情况,如行业上下游关系、行业空间、行业竞争格局及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的市场份额、公司的竞争力等等。
个人投资者自己去研究,首先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物质基础,在精力和经济条件上大部分个人投资者是无法满足条件的,而券商一般都会有这样的研究,所以看券商研究报告能帮助我们节省大量时间精力。
第二要看的是券商研究报告的推荐逻辑。
影响公司股价的因素千千万万,但是核心只有一条,抓住核心逻辑,则可无往不利,而个人投资者一般局限于自己过往的投资经历,自己很难去识别和判断,所以要看券商研究报告的推荐逻辑。
第三要看的是券商研究报告对上市公司的未来盈利预测。
投资股票归根结底是投资未来,有了盈利预测,我们才能判断公司的未来成长性如何,以及公司估值是否合理。
但要做盈利预测,涉及很多重要判断和复杂的财务建模知识,普通散户很难完成,但券商研究报告能够提供比较专业的盈利预测。
3、不看目标价和评级
目标价位从某种角度讲也是一种对市场的猜测和估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分析师的主观臆测,从这个逻辑来讲,目标价并没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同样,评级只是分析师本人对股票交易的观点,而不同投资者将会面对不同的投资情况,同时,不同投资者选择股票的方法也不一样,持有逻辑也不同,每个投资者最终还是应该根据研报做出自己的判断。
总而言之,做股票投资,券商研究报告非常有价值。
研报是非常好的投资工具,但是不能被研报左右了投资者自己的投资逻辑。总而言之一句话,股票投资以研报为依据,而不要被研报左右了你的独立判断!
三安光电又暴雷,为什么基金总是踩雷?
基金踩雷我们都感受很多次了,不是已经习以为常了吗?
这次,三安光电,可不仅仅是基金踩雷,国家队都踩雷了!
2015年,三安集团还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三安集团以22.3元/股的价格,向大基金转让其所持三安光电9.07%的股份,转让总价48.39亿元。3年半过去了,没想到大基金也被套了,目前持有4.6股,按目前10元价格,市值只有46亿元,较当初的接手价低了2亿多。期间,曾经浮盈50亿,如今倒亏2亿,这过山车坐的实在是太刺激了。除了大基金外,还有中证金,中央汇金,社保基金三大国家队主力,也是重仓该股,三者合计持股自2017年年报就从未低于1亿股,2018年三季度合计持股更是超过1.8亿股!2017年最高价30元,如今只有10元,每股跌了20元,按照三个国家队最低持股1亿股计算,已经亏了20亿了,可以说已经被深度套牢了。一个千亿大白马,竟然能瞒得过国家队,可以想象,在A股,投资得多么小心才能避免踩雷!什么是基金?
首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北山村很穷,没有一户人家买得起拖拉机,粮食产量很低。一天,从外地打工回来的村民A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宣布全村成立“买拖拉机基金”,让每家每户每月出一些小钱,交给村长保管。不到半年时间,钱就凑齐了,买了拖拉机,耕了地,北山村慢慢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这笔买拖拉机基金,就是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智慧之光。
用最通俗的话说,基金就是把大家的钱集中在一起,交给专业人士即基金经理去打理,进行多样化投资的一种理财方式。
也就是说,专业的基金经理,把通过银行、基金公司、第三方券商平台等各种渠道募集到的大量资金,去做投资,帮助投资者赚更多的钱。同时,基金经理只能用这些募集到的钱来投资,每一只基金也会受到严格的监管,钱放在基金里是相对安全的。
总的来说,基金具有“三化”的特点:
资金的集聚化,办大事管理的专业化,省心投资的多样化,分散风险基金的两种类型根据投资理念的不同,基金可以分为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
一、主动型基金
主动型基金就是由基金经理主动出击,用我们的钱来替我们投资,寻求超越平均水准的超值回报。投资哪些股票,哪些债券,什么时候买,买多少,都是由基金经理和他的团队说了算。
主动型基金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过度依赖基金经理
这是由主动型基金的运作方式决定的。如果你眼光好,在市场上千只主动型基金中,选中了一位非常牛的基金经理,帮你跑赢市场,获得超额收益,那么恭喜你。
但这件事情往往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从历史数据看,能长期跑赢市场的基金经理为数不多。
2.交易成本偏高
各家公司主动型基金的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等各种费用都不便宜。想到基金经理和团队这么辛苦帮你赚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付点钱也是理所应当的,但这些偏贵的手续费也会拉低你的实际收益。
综上,想要挑选出一只靠谱、高收益的主动型基金,并非易事。
二、被动型基金
被动型基金又叫指数基金,就是基金经理不主动寻求超越市场的表现,而是复制别人(通常是某股票指数)的整个投资,不需要花费他自己的太多精力做投资选择。
你一定听说过“股神”巴菲特,他的一生通过投资积累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然而就是这位股神,曾经白纸黑字立下过遗嘱,请求家人在自己去世之后,把他90%的资产投资于指数基金。对,你没有听错,90%的资产,不是投资可口可乐或麦当劳,而是指数基金。
巴菲特曾说: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能够战胜大部分投资专家。
事实上,巴菲特在2008年发起过一个10年赌约,赌注是50万:10年后,标普500指数基金,能打赢任何的主动型股票基金组合。当时只有一个基金经理应战。2018年,10年赌约截止,标普500涨了85%,而跟他对赌的经理的基金组合,只涨了22%。
说到这里,指数基金的优势就很明显了:哪怕你手头只有100块,都能立刻开始投资;你只需要跟着一个策略走,以不变应万变。每个月做定投也就占用你不到10分钟的时间,长期下来,却能获得和股神相似的收益,简直是上班族、没钱党的必备投资技能,便宜、简单、省时,还能赚赚赚!
从这个角度,称指数基金定投为理财中的战斗机都不为过。
什么是定投?定投就是在固定的日期投入固定的钱。举个例子,你在每月8号领工资,到每月10号就从工资里转出800元,投入到你选好的基金里面。每月重复这个动作。
每月定投比起一次性投资有很多好处,特别适合小白。
投资门槛很低:每月拿出几百块,比一次性拿出2万块简单多了;操作非常简单:每月固定时间向选中的基金投一笔钱,而不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分析你所投资的公司;摊薄投资成本:指数和股票类的主动型基金,价格波动大,你很难确定购买的时候是不是处在最便宜的位置,而分开到每月买一次,成本就被平均了;强制储蓄资金:养成每月把钱转入基金账户的好习惯,可以避免脑子一发热就把钱花光了。总结一下:
第一,基金就是把大家的钱集合在一起,交给专业的基金经理去打理,进行多样化投资的一种理财方式,有三大优势:资金的集聚化,办大事;管理的专业化,省心;投资的多样化,分散风险。
第二,根据投资理念的不同,基金可以分为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
第三,主动型基金依赖基金经理进行投资选择,交易成本偏高。
第四,被动型基金也叫指数基金,长期投资往往能战胜主动型基金。
第五,基金定投的好处:投资门槛很低,操作非常简单,摊薄投资成本,强制储蓄资金。
关于私募基金研报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