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何浩 摄影报道
青砖牌楼、各种造型的小洋楼、冠盖如伞的黄葛树……经过两年的整治维修,马鞍山传统风貌区西区的建筑物已全部完成了!上周,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走进了位于渝中区重庆大礼堂身后的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带你打探这里的最新面貌。
建筑主体已完成
别致楼院
西区建筑物全部完成
渝中区枣子岚垭一带是典型的重庆老城,街巷纵横。枣子岚垭下方北面,有一座小山堡,两头高,中间低,形似马鞍,这就是马鞍山。
“山”不高,从枣子岚垭正街走进马鞍山需经过一段缓坡,风貌区内最高处则临一个断崖,到北侧的大礼堂平台垂直距离几十米。这里就像一个被遗忘的没有外界打扰的小村落,隐藏于繁华都市之中,是闹中有静的绝佳之处。站在风貌区内新打造的一个类似观景台的阁楼上,不仅可以遥望三峡博物馆,近在咫尺的大礼堂穹顶也一览无遗。
风貌区内新建的阁楼
风貌区内望出去的视野开阔
夕阳穿过黄葛树树荫的缝隙射下来,走在青石板上,风貌区内,精致的小院子和民国时期老建筑点缀其间。记者在现场看到,风貌区内的建筑主体全部完成,施工工人正在对建筑周边的景观进行美化。朱红色的门窗、石砌栏杆、青砖黛瓦的小楼……穿梭在街巷内,一种惬意和怀旧的感觉让你留连忘返。
据介绍,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分为东区和西区,西区以保护修缮、排危整治和环境改造为主,建筑面积7034㎡,东区则修建地下车库。记者从渝中区了解到,西区建筑物全部完成,现在在做环境景观,目前大约完成了85%。
造型别致的圆柱楼
有故事的几栋小洋楼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在整治维修时提出要还原“青砖黛瓦,绿树红墙”的历史文化风貌,原汁原味保留街巷空间和建筑特色。记者了解到,西区内有文保建筑六处,建筑面积1917㎡,其中,包括知名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沈钧儒旧居。
记者看到,有别于风貌区内其他青砖小洋楼,沈钧儒旧居和紧邻其旁边的小院落外墙以明黄色为主,特别显眼。
沈钧儒旧居
也许你不知道,紧靠沈钧儒旧居的马鞍山28号和29号,连同沈钧儒旧居,除了是风貌区内最为别致和显眼的老建筑,而且它们曾同属一位主人。据记载,三幢楼房为1938年重庆久裕钱庄经理李正铨的自建产业,自上而下,分别以他三个儿子李忠良、李忠孝、李忠厚名字起名“良庄”、“孝第”、“厚庐”。楼房皆呈“工”字形布局,而“厚庐”就是沈钧儒旧居,抗战时期,沈钧儒先生长期居住于此。
与沈钧儒旧居曾同属一位主人的小院
良庄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组旧址,王炳南担任负责人。当时为便于开展工作,外事组以王炳南、王安娜夫妇私人身份租下良庄。
渝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马鞍山曾经是沈钧儒、史良、李公朴、王炳南、王安娜、茅盾、沙千里等著名人士居住活动过的地方,也是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同各民主党派、进步民主人士聚会、座谈、共商国是的重要场所。
青砖黛瓦拱形门
马鞍山47号建筑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内有故事的小洋楼和老院落很多,其中,衡舍(马鞍山47号建筑)日前入选我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古老的黄葛树是这些老建筑的见证
据历史资料显示,上世纪30年代,出身药材商家的重庆市工务局科员聂佐汤在此建造私宅,以“两者相衡舍其轻”之意,取名为“衡舍”。衡舍由三幢二层或三层西式楼房组成,砖木结构,青砖围墙,并配设有车房和网球场,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豪宅。
据《渝中报》介绍,国民政府从南京迁到重庆后,该建筑是军统总部的一栋办公楼。重庆解放时,成为刘邓大军西南服务团的办公楼。20世纪60年代,该建筑被改为居民楼。
著名报人邹韬奋曾经也在衡舍居住过,1938年10月,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七君子”之一的邹韬奋来渝。次年初,全家五口迁入衡舍,租住在第一幢楼房底楼的一间屋内。在重庆的两年又四个月期间,邹韬奋一家大多住在这里。此时,邹韬奋与居住在厚庐的“邻居”沈钧儒经常往来。
邹韬奋后来离开重庆后,沈钧儒写下《衡舍桐花》一诗表达对邹韬奋的怀念:“马鞍山下粉墙边,一树桐花紫可怜。揽尽锦江春万里,低回不及此门前。”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启动整治维修时,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将与现有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庆三峡博物馆有机融合,实现主客共享的开敞街区,建成历史文化展示窗口。
风貌区内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