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闵行新闵路481弄小区里,有一幢建造于上世纪初期,极富早期海派建筑特色同时又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这座百年老宅不仅见证了闵行老街百年沧桑,也留住了其中许多珍贵记忆,人称“项宅”。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项家宅院,邂逅一段“老闵行”的旧时光……
“最会凹造型”的老建筑
项家宅院布局独特,建筑风格新颖别致,为闵行区境内仅见。院内主体建筑为两栋二层楼房,楼宇间布局略呈“L”型,以天桥相连。
主楼为两层对称式西式小楼,座西朝东,类似为传统的一正两厢布局。外立面轮廓为“凹”字,立面采用外百叶内玻璃窗的双层窗,入口门上装饰有彩色玻璃。小青瓦屋面,瓦下铺望砖,屋脊为红色机平瓦。外檐腰线线脚下有水刷石的装饰带。正立面中间内凹处建有以砖砌圆柱支撑的小阳台,两侧为立面前凸带棱角楼,正面门窗均拱券顶,整楼为青砖清水外墙,楼前小院大门额墙上浮雕花卉纹。
副楼位于主楼西侧,为中西结合的条形带长廊的两层楼建筑,沿院墙有辅助用房。底平面呈长方形,正面上下皆为长廊,二楼走廊原有花式铁护栏,廊檐下为弧形雕花挂落,青砖清水外墙,镶红砖水平带饰,硬山顶,青灰小瓦屋面。楼前围砖墙小院,东侧有辅房,西侧为长廊,南面围墙转角处两端建有角屋。副楼东侧辅助用房廊道拱券十分优美,每一块砖都经过细细打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旧貌新颜更有型
修缮前后对比
2000年9月,项家宅院被公布为闵行区文物保护单位。历经百年风雨及人为改动,至闵行老街改造之时,该建筑已满目疮痍,甚至局部有坍塌迹象。为保护这座具有历史特色的宅院,2012年起,闵行区着手对项家宅院进行全面修缮。
修缮前后对比
为了能完整恢复项家宅院的原貌,保留闵行老街的文化底蕴,修缮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遵循尊重史实、修旧如旧的原则,使用武康石、小青瓦等建筑原材料,恢复了建筑整体围墙、门头原貌,大门也恢复为实木铁扁担、铁摇梗门。屋面原本渗漏严重,后重新铺设了瓦片,增设防水卷材,钢丝网水泥砂浆层等加固防水层,有效提升了建筑的防水效果。主楼一层地板、入口地面也分别使用实木和老式彩色地砖恢复原貌。至2014年9月底修缮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中西融合海派型
项宅的建造者为当地历史文化名人项文瑞、项镇方父子。项家原是徽商,以经营茶叶为业。后项镇方投身实业,先后办过油墨厂和火柴厂等企业,被当时人称为“火柴大王”。
国学与西学的教育及从业背景让父子二人在建造宅院时都带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影子。1924年始建的后院面南楼房,二楼围花式铁护栏,廊檐下饰镂花弧形挂落,楼前有一片小庭院,格局新颖,外观别致,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
1935年项镇方又将书房小屋的屋面改建为水泥平台,项家宅院这才全面建成。位于当时有“小上海”美誉的闵行镇(现为闵行区江川路街道),项家宅院无疑也是海派文化的一个缩影。
新时代的功能转型
修竣后的项家宅院,恢复了昔日的风采,以其独特的院落布局、别致的西式风格和精湛的建筑工艺,成为民众学习和赏鉴优秀历史建筑艺术的好去处。2015年,在社会多方支持下,为了更好地彰显和传承地域文化,项宅来了一个华丽转身——辟为“闵行老街展览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内设“实业报国”“黄浦门户”“群贤毕至”“市郊首镇”等诸多版块,同时对添置的14米长老街实景浮雕、百年前石碑、沪闵路通车等历史资料进行合理布展,尽可能地还原了闵行老街的历史风貌,集中展示着老闵行的过往变迁。
开放时间、门票、预约方式
地址:新闵路481弄29号(星河景苑小区内)
交通:地铁5号线江川路站2号口出,向南步行500米。
门票:免费
预约方式:电话预约(团体需通过电话预约,个人无需预约)
预约电话:54756369
周边打卡点
01 闵行滨江公园
公园以公共绿地为定位,面积约为3.7万平方米,打造符合社区居民生活、休憩、体锻于一身的开放式公园,也为社区文化活动提供场地和空间。
开放时间:全天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沪闵路与建设路交叉口
门票:免费
02 古藤园
古藤园是一处古典园林建筑。坐落在上海成陆前的古海岸沙冈之上。原址曾是一乡间集镇,因有明代诗人董宜阳手植的古紫藤而得名,俗称“紫藤棚”,占地面积4948平方米。于1999年12月对外开放。
地址:闵行临沧路148号
门票:免费
03 老闵行历史文化陈列馆
展馆陈列面积420平方米,分设“申江门户,水陆要津”、“农商云集,经贸重镇”、“群贤毕至,书香传世”、“见证奇迹,共建伟业” 等展区,以大量历史图片、珍贵实物、地方文献、视频图像以及采用实景再现、意境绘画等方式,展示今江川路街道地区的历史文化概貌。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1:00,下午1:00--4:30
地址:闵行区鹤庆路366号(江川文化馆1楼)
门票:免费
周边旅游线路推荐
项家宅院→古藤园→老闵行历史文化陈列馆→闵行滨江公园
资料:乐游上海
编辑:毛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