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年前只有2万元投资的小作坊起步,到如今拥有5000平方米的综合生产车间,6台套大型设备,六七十名工人,每天生产1000套箱房门窗。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10年造门,青年农民谷训海终于对着箱房门这个行业喊出了“芝麻开门”。
“现在,我亟需扩大生产,起码需要一座一万平方的车间。最好能有闲置企业的厂房,租赁,购买都可以。”6月29日,巨野县乐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老板谷训海对记者说。
与众多创业青年人的经历一样,今年38岁的谷训海,10年前的也是个“打工仔”,在辽宁省辽阳一家门窗制造厂打工。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直想着自己创业当老板的谷训海,在东北打工的几年间,靠勤学苦练,不仅成为了一名技术能手,对箱房门业的市场需求方向,销售途径,也摸了个“门儿清”。
10年前,巨野周边的箱房门窗才刚刚有了市场。 2010年,谷训海瞅准时机,回到自己的家乡,大义镇谷庄村投资2万元办起了家庭作坊式门窗厂。由于谷训海的门窗质量好、价格低廉,很快在当地打开市场,并且还拿到不少外地大中城市的订单。
从原来的几个雇工,到十几个人,从当初几把锯子、电钻简单的工具,到添置设备。谷训海的门窗厂像滚雪球一样,一天天变大。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已不能满足订单需求。
谷庄村村头有个倒垃圾的废旧坑塘,为了改善村容村貌,村两委就买来土方将臭水坑填平。正巧谷训海需要建厂房,村里就把填坑填出的7亩地租赁给了他。村支部书记谷加永说。
有了场地,谷训海建起了5千多平方米的综合厂房,购进了6台大型设备和烤漆车间,工人增加到70多人。
在谷训海的门窗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从压花、折弯、焊接,到冲眼、烤漆等,一套箱房门要经过9道以上的工序。今年32岁的电焊工左传凯家在附近左庄村,原来在福建汽修厂打工,受疫情影响,一直没能复工。两个月前,谷训海的门窗厂接收了他。左传凯说,没想到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
谷训海说,厂里的工人按计件拿工资,一般工人能拿到六千多元,多的一个月能挣一万二。
这段时间是淡季,秋冬旺季的时候每天能接到1000多套的订单。负责门窗厂管理的谷训民说。谷训民和谷训海是发小,随着门窗厂规模的扩大,两年前,有管理经验的谷训民被谷训海从外地召回,负责企业的管理,两人并肩创业。
现在,乐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箱房门已远销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线城市,有的还走出了国门。
最让谷训海自豪的是,疫情期间,自己生产的门窗还用在了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上,为战疫出了一份力。
采访结束时,谷训海接到一个朋友电话,正联系一家闲置企业。
“如果有合适的厂房,门窗厂很快就会搬出去。进一步扩大生产。”谷训海很有自信。
“芝麻开门”,我们相信,未来,一扇更为宽大的“门”将为这位创业青年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