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京城南城北“送灶日”不同?

来源:【紫金山新闻】

“掸掸尘,送送灶,小孩看着,大人笑,吃鱼吃肉的日子就来到。”过了腊月二十,老百姓家家就要准备“送灶”了。送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俗。据说每年年底,灶神(又称“东厨司命”“护宅天尊”“定福神君”“灶王爷”等,历来被民间视作掌管一户福运的家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是非,作为对人类奖惩报应的依据,故人们大多在此时奉拜家中灶神。

东厨司命(民国南通木版套印)。南京市方志办供图。

送灶的渊源

送灶也称祭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俗,为古五祀之一。商朝即有天子祭五祀之礼。古时祭灶要血祭,即杀牲。最早是以黄羊祭之,后又转为猪头祭灶。只是中古(魏晋南北朝)以前,祭灶的时令不在腊月,而多在夏日。东汉《白虎通?五祀》曰:“夏,祭灶。灶者,火之主,人之所以自养也。夏亦火王,长养万物。祭灶,灶以鸡。”夏日祭灶,与火崇拜及太阳崇拜相关,而借取火性以自养本是其功利动因。东汉蔡邕《独断》说:“夏为太阳,其气长养,祀之于灶。”可见,中古前祭灶与养气相关。直到近代,我国仍有少数地区保留着夏日祭灶的遗俗。不过,在漫长的传承演变过程中,大部分地区包括南京都已形成“冬尽”致祭的传统。清代《乾隆江宁县新志》:“秣陵人家以十二月二十四日夜祀灶,饧饼,酒、果,自士大夫至庶人家皆然。此古五祀之一也……户以春祭,灶以夏祭。今士大夫止祀灶,不及其他。又祭以冬尽,皆与礼异。”这段记述反映了古礼今俗的嬗变。

在生产力相对较低的古代,祭灶是人们不小的负担,唐罗隐《送灶诗》云:“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反映了人们祭灶从简的愿望。但直到宋朝,杀鸡、烹鱼仍是常供之物。宋范成大《祭灶词》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明代,祭灶还有一套程式,边祭边念祭灶祝文:“日用饮食,必资乎灶,薪有所常,神实司之(《明会典》)。”

明时送灶之日,有所谓“军三民四龟五”之说。这是因为明代有规制,官府及卫所送灶在腊月二十三,普通老百姓为二十四,而乐户之优伶皆为二十五日。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后来也不那么统一了。旧时南京送灶,城南与城北是不一样的,这大概是因为城南居民以本土人为众,他们多在二十四日送灶;而城北则以外籍入宁者为多,多以二十三日为送灶日,且主祭不用妇人,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送灶的习俗

旧时,到了腊月送灶前,大小街市的店铺、走街串巷的摊贩都会兜售送灶需用的小物什,如灶神像、爆竹、纸元宝、糖等。

俗话说“有钱没钱,干净过年”。送灶前,南京百姓有掸尘的传统民俗。家家户户把家具、杂物堆放到房屋的中央,把小扫帚或鸡毛掸子绑在竹竿或叉棍上,清扫屋面的梁柱、檩椽、望砖和墙角、墙壁上的尘垢和蛛网,对门窗、家具、地面及一切角落也加以彻底的清扫。因为过年要悬先像,挂字画,陈观果,贴年画、春联,挂灯笼等,需要清洁的环境和焕然一新的气氛,掸尘正是为了营造这样的节日氛围。

送灶日黄昏入夜之时,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供上贡品,向灶神焚香祷告。祭拜后,在大门外或庭院中点上香烛,撒些黄豆和剪成一寸长的草料,以示喂马。随后将元宝、纸轿焚化,以示送神上天。祭祀供奉的灶糖是用饴糖和芝麻捏成的薄薄的,两头起翘的元宝形果糖。城郊祭灶也有用糖瓜、欢喜团、红枣汤等物品的。比如六合,人们就用茶果、糖点、鱼酒祀灶。民间用糖祭供,据说是希望以糖粘住灶君的嘴,让他在玉帝面前欲言不得。除了糖粘灶神嘴,也有用酒糟涂抹灶神嘴巴的习俗。唐《辇下岁时记》就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醉酒”的记载,这样做是为了让灶神吃醉,昏头昏脑,无法开口说坏话。人们在送灶时对灶神的祷告,主要以“好话多说,不好少说”为基本原则。清代以来,南京市内的小业主及普通市民,在送灶日常用一根青葱、两块豆腐搁置灶头,以表示自己“一清二白”。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祝东秀

通讯员 朱鹏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断桥铝门窗

高档门窗

隔音门窗

上一篇: 老北京胡同保护融合现代元素 大栅栏“内盒院”如宜家般DIY改造
下一篇: 老司机教你安装倒车摄像头,看一遍你就会了,能省下一百多安装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