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老家的时候,没有看到二哥,听说他去市里给侄子看孩子去了。侄子大学毕业留在了市里,打拼多年挣下了自己的家业,娶妻生子,留在了大城市。二哥去的时候是侄子开车接走的。“小轿车,美乎着呢。”街坊四邻都说。
我问大队还在三哥他们老房子那儿吗?他们笑我回老家次数少,甚至还有的问:“你多长时间没家来了?”
斜对门的大哥,爽朗地说道:“主街一直往西走,别停下车,可以开到大队院子里。那里是新大队,13间新盖的平房,红砖蓝瓦透视墙,一水儿的塑钢门窗,立邦环保漆,大屏幕能落地,电脑办公快着呢。”
大哥当过多年的大队会计,脑袋里装着大队的过往。他还告诉我,大队干部如今是村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了。在他嘴里,那地位就像乡镇干部一样的了。大哥不是当年的大哥了,那言谈话语里,是自信和阅历的恬淡怡然。
也是啊,绿化的馒头砖儿平平整整、干干净净,主路上都是水泥地面,开车走在平整稳当的街道,视野相当的开阔,不遮不挡的,说不出的美。两侧还有桃树和杏树,虽然落尽了恼人的秋黄,不过茂盛的季节里,肯定是结了不少的果子,不施化肥,纯天然的果实肯定很好吃。
大嫂子说:“他大叔,别走了,晌儿午就在嫂子这里吃吧。”
多年不回家了,这个村突然的转身,我还没看个明白呢。脚底下不再是泥了巴唧的了,家家的雨靴子应该找不到了吧。新修的水泥街道真不赖,我东瞅瞅、西看看,没有了一丁点儿土丝儿了。满街乱跑的鸡鸭鹅羊,眼前再也看不到了,新鞋也踩不到粪便了。各家门口还有未褪尽繁华的绿化树,在秋天的收获里硬朗地傲然挺立。
去城里安家落户已经20个年头了,繁忙的工作让我少了些许回家的欲望。这些年大多是节假日回来一两次,匆忙的日子让我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偶尔想起我的老家。
“嫂子,我给你抱柴火做饭吧,还在前门口放着吗?”
大哥和大嫂子笑了:“大秋后,棒子秸直接都拉走了,我都没下地,就在地头子看着呢,称完重直接给我微信红包转账,你说哪还有棒子秸啊。柴火都没啦,你没看到,我今年都没棒子仓子了?”
“你瞅瞅去,锄头镰刀都生锈了,多少年都不用了,我说卖喽,你大哥非得留着,有啥用啊。”大嫂子心里不高兴了。
大哥家的小院里一根儿草毛儿都没有,都用水泥平整好了,除了一辆电动汽车,还真没发现有啥。冷锅也不见了,厨房在哪儿啊?
我瞧见两间老房,装修得也挺漂亮,旁边的铝合金彩钢厨房真是时髦,煤气进家了,垃圾箱都分类了,暴土狼烟的记忆只是在脑海里了,记也记不起来了。
“给你炖着牛肉呢,早起来就预约好了,你看这是智能电压力锅。你瞅瞅,这前儿都烂糊了,不比烧棒子秸和木头棍子差,也香着呢。你看,这是紫砂的,绿色环保。”大嫂子热情度很高。
大哥说:“你啥都知道,还不是儿子告诉你的,给你从超市买来的。”
“我用他买?我也知道门口的班车直接到劝宝东门口,啥都可以买回来,那是他小子机灵,眼里出水,知道他妈想要啥。”大嫂子心里其实是高兴,儿子孝顺,家庭和睦。
“大喇叭喊啥呢?”我问。
“合作医疗,我给你大哥上的是中档的,高档的八百多元。你侄子说上,他舍不得。”
“米饭焖上了,让你大哥先交钱去,不用身份证和农村合作医疗那个卡,小会计那里都有记录,交了给个单子,啥都可以让电脑办,省事儿着呢。”
“吃完饭也别着急走,你不是爱钓鱼吗,后坑清理出来了,你大哥有一套鱼竿家伙什儿,钓钓鱼给老婶子带去,没准还有虾米呢。”
“上半年自来水入户了,家家都和你们城里人一样,不再喝机井水了,家当院的井水又苦又涩的,做饭都不好吃,都是味儿。”
大嫂子还是那么健谈,回忆起来过去的日子,心里还是深有感触。
“后街西头子干啥呢?我去大队的时候看见了大挠,还有好几辆翻斗车呢?”我也是好奇,看到了就想问问。
厕所改造,旱厕改冲水厕所。早先的厕所,一到夏天味气达轰的,一到冬天冷飕飕的,早就该改,要不我也想让你大哥修修呢。”大嫂子心里高兴着呢,话里话外都是幸福。
大哥从大队回来,紫砂智能电压力锅炖的牛肉也好了。大嫂用煤气灶炒的菜能赶上火候,菜花口感挺好,有点儿大饭店的味道,还是家里的饭最好吃。
回城里的路上,看到了旱地改稻地还有部分没收割的。金色的夕阳下,翻滚着层层波浪,稻香四溢。
小村还是那个小村,屋顶上的烟囱依然竖立在那里,不过上面盖上的那块砖,明显地告诉我多少日子不曾用了,炊烟升起的地方藏着浓浓的乡愁,而如今的农村,藏着我新生活的乡愁。
来源: 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