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
老字号
Songjiang
竹业的背影
吕六一
大家都知道苏东坡的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东坡先生借竹子道出了自己高雅的品味,也引得无数后人共鸣赞赏。竹子的形象、生态和风格值得向往,而千百年来,竹子在人们生活中已到了随处不离、时时要用的地步,由此形成了竹子精神的坚实基础。
小时候,我们吃饭用竹筷;吃完饭,剩菜放竹橱,剩饭舀到竹饭篮;睡觉用竹床。记得家里父母用棕绷和铸铁床架,但小孩分床了,两只竹马(一种简易竹架)架在墙角,搁上一张竹榻,我家弟兄三个,就睡两副这样的竹床,左右邻舍也大抵如此。晒衣物用三脚竹架或节节高支起竹竿,久雨放晴,屋前屋后空场上总是色彩飞扬。夏日睡觉,一床发红的传代的篾席是至高无上的享受,没有之一。傍晚乘凉,竹凳最适宜,又凉爽又有靠背,一把蒲扇,噼啪噼啪,那是大人小孩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候。如果能够搬出一把竹躺椅,摇上一把竹折扇,扇上画着梅兰竹菊,那就是风景中的风景。童年的快乐中,少不了竹子:竹蜻蜓、蟋蟀竹管、竹篾纸鹞、竹管啪啪枪……过来人都会念叨。松江人上街,喜欢挎个竹篮,这叫“上镇篮”,因为“手里不拿篮,强货(取音,意为便宜货)哪里来?”竹篮的功能好过现在的塑料袋,而携带的普遍性只有手机可追。竹器更是个体农业的重要工具:铁搭、锄头、扁担、竹篙、竹扒、竹篰、竹筛、竹匾、竹笼……不胜枚举。
如此庞大而实在的竹业王国,必然有一个提供支持的社会系统,竹材的运输就是一个重要环节。松江佘山的毛竹葱郁茂盛,但数量少、材质嫩。散在村镇的竹林,点缀着环境,也只是家庭用竹的补充来源。那时的竹材,主要来自浙江,依靠水运,运输过程充满艰辛。山上砍下的毛竹,被拖到水边,顺着山溪冲到河湾。扎排工将毛竹梢头敲扁,用竹杠夹住,竹绳捆紧,约20根一扎,形成“三角排”。如此十数个排,梢压着尾,就像青蛙靠着青蛙。排上再搭个茅棚。两三个放排工上排,一头一尾,控制方向,顺流放排。数天或十数天,炎炎赤日、凛凛寒风,工人们吃住都在排上,穿城过江,犹如闯关,需刻刻留心,水中碰撞或散排,场面不堪设想。后来有了拖轮,层层相叠的三角排改成了方排,如糖果成串地连着,运输量大大提高,但危险依旧,潮水裹挟长长的竹排,非经验老到、胆气过人不能操作。
松江竹行(唐西林 摄,松江档案馆 存)
竹排运来,储存和交易在竹行。那时松江镇上大的竹行有两爿:徐泾桥东侧、秀野桥东堍,另有一些竹仓库,都坐南朝北,背靠市河,以利停排搬运。马路桥向东因市河狭窄,竹排进不了,所以再无竹行竹库。秀野桥东堍的竹行,有竹篱围住,又用竹片编成的竹板加固,面积很大,其他行业的店铺无法与之相比。行内一棵元宝树,可说是中山路上最大的树,站在秀野桥上望去,一片浓荫风中婆娑,似在诉说着竹业的古老传承和竹行的悠久历史。围绕大树,分隔排排竹架,各类竹材齐齐矗立:竹梢用做简易棚屋的椽子;竹身是各类竹器的主材;也有剖开的竹条,或者竹条编成的竹板;带根的青竹可以选作铁搭柄;带枝的青竹可以修剪成节节高……有时会有桃子竹到货,这是一种竹管浑圆的细竹,于是,男孩奔走相告,凑钱买上一根,截开分配,做成啪啪枪或水枪,得意非凡。如果到了斑竹,女人们会相约前去挑选,这种竹子细长匀称,竹身呈古铜色,做帐竿竹最合适并显示品位。
竹材要成器,靠的是竹匠。竹匠有三件宝:一双手、一块垫片和一把竹刀。竹匠的手骨节粗大,皮肤粗硬,皮肉厚实。那是长期磨炼的见证,还是竹刺穿戳的结果。老竹匠的手撸下去,竹片上的毛刺折了,手上毫无破损。这双手下,竹不是竹,是庖丁手下的牛,是全家的靠山,是男人的得意。那块垫片不是最紧密的帆布就是最结实的牛皮。竹匠的手艺在腿背上施展,这块垫片就是施展手艺的舞台。竹刀其实不止一把,根据取材的需要有区别,但都是锻钢卷把、厚背薄刃,便于发力和推进。
竹业的广泛用途促使竹艺有细致的分工,主要是外场施工的竹建和内场加工的竹编。松江的竹建工匠曾创造奇迹:解放初,他们为南门粮库搭建了巨大的粮仓顶棚;松江第一座水塔、六十年代中期西林塔为消除安全隐患的截角去檐工程、解放后方塔的第一次修缮,这些脚手架都由他们搭建。他们用毛竹支撑、竹篾缠绕,那样的立面、高度和那么多的节点,没有自信的手艺、严谨的作风和丰富的经验,何来安全无虞顺利完工。
竹编更讲究技巧,第一个基本功是劈篾。最好的竹匠能在一片毛竹上劈出12层篾片,最薄的篾片厚度半个毫米。没有数年的萝卜干饭(指学徒生涯)磨不出这个本事。最见竹编技术的是蒸笼,层层套着,接口滴溜滚圆又严丝合缝,上灶蒸物时可以有白雾蒸腾却不能喷气滴水。
当时,塔桥西侧李家祖传手艺制作的扎蒸制品(蒸笼、蒸架、罩篮、饭篮、洗帚等),城乡闻名。包家桥的筛子、勾月弄的竹藤制品、岳庙南面的篮和匾、秀南街的筐和篰,都是有口碑的。松江的竹器店在中山路秀野桥到寺基弄这一段最密集,门店就是工场,顾客只管挑选,工匠自顾干活,价格不二,童叟无欺,竹品质量和竹匠信誉不成问题。横街竹店的圆丝篮精工细作,篾匀漆红,有托底有罩盖,外观赛过今日的礼盒,深得准新娘的青睐。嫁妆上放一对,熠熠生辉,坊间的赞许立即提升。寺基弄西侧沈小弟兄弟三人,都是竹匠,谁有特殊需要,找到他们,一定会给你做出模样。
那时松江的叶榭乡和大港乡沈溇村曾是竹篮编织之乡。沈溇的乡民们冬闲编篮,或送去跨塘桥西的娘娘庙,那里有人收购。或在春耕之前,用竹杠挑着,结伴沿铁路走去上海卖篮,形成传统,也成为上海人的牵记。现在沈溇和叶榭的竹编已经成为松江非遗的宝贵资源。
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竹匠被组织起来,成立了以竹编为主的光荣扎蒸合作社,坐落马路桥西;以竹建为主的红光竹器合作社,坐落秀野桥东堍。后两社合并为松江县竹蒸藤柳社,社址为原红光社处。合作社建立了职工生活保障制度,实行记时制和计件制并举的工资制度,既有利于保持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也有利于技术交流和大件工程的承接,顺应了时势的需要。社里推行机械化,购置了皮带轮车床、手摇劈篾机、砂轮等工具。但也仅限于此,这些设备几乎替代不了工匠的手艺功夫。那时还招收了唯一的一批学徒,又吸收家属参与辅助工作,外包发货做伞骨扇骨等,这些都得到职工的欢迎。
八十年代,科技迅速发展,塑料、铝材和钢铁蜂拥进入生活领域,传统竹业首当其冲,迅速没落。竹业社搬至跨塘桥,增加藤椅、棕绳等产品,又加工小五金自救,八三年并入华达电扇厂,职工或退休或转行,松江传统竹业的历史可以说在这时画了个句号。
松江竹匠唐明星为醉白池公园编制花色竹篱笆
竹业社的使命完成了,但有一个人接过了竹业传承的重任,成为松江竹业史上的一颗明星。他的事迹上过《松江报》《新民晚报》,那就是年已七十五岁的竹匠唐明星。唐师傅小学毕业经人介绍进竹业社,当时招收的那批学徒共五人,现在只有他一人坚守行当。他热爱竹艺,吃苦耐劳、恭敬待人、虚心求教,技艺很快长进。图形放大的比率法、圆面把握的“比三加一”法,他运用娴熟。唐师傅收集有上百件制作竹器的工具,他的师傅解放前去哈同花园做竹篱留下的图样,他还存着。松江醉白池公园的处处竹篱,是他精湛手艺的展示。一次,他去青浦小蒸参观竹艺展,解说员说展会收藏的一件古董竹器,不知何处起头编织,唐师傅一番端详,解开谜团,留下佳话。
最近松江的上海城市科技学校开设了竹艺课程,唐师傅被聘为兼职教师,他带徒授艺的夙愿得以实现。那天拜访唐师傅,看到了三角眼的、方眼的、六角眼的竹篮,看到了截下的竹筒、剖开的竹篾……唐师傅高兴地说,竹艺还会发展,花样、吉祥文字图案、工艺观赏篮、礼盒、摆件、花窗、艺术篱笆等,都需要创新设计。他心中的竹子一片青葱。
花絮
收录有本文的《松江老字号》出版后,本文作者吕六一老师和文中的松江竹匠代表人物唐明星师傅来到松江区史志办,两人巧遇后,又深情地回忆起采访和写作本文时的点点滴滴,并手捧新书留下了这张对传承松江竹业记忆颇有意义的合影。这也是《松江老字号》牵出的一段缘分。(洪姝佳 摄)
资料:松江微历史
编辑:韩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