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药铺杂忆 鲍延春作
本文是我的老乡鲍延春先生的作品,读后很有感触,回想起小的时候,整个大街有很多药铺,药铺飘出来中草药的芳香,时而传来铜制药臼叮咚的响声,现在的药铺也很多,怎么闻不到中草药的芳香和和药臼悦耳的响声。
药铺,是旧时代中药店的俗称。虽然当时各有堂名,百姓则习惯于称之为某家药铺,也有时连堂名一起,称某某堂药铺。药铺有大小,有的外请坐堂先生看病,有的只卖药而无中医先生,有的则是自家行医看病兼开药铺。仅就笔者故乡凤山而论,各家药铺都有一些独特的传统经营规范,管理方式,授徒传道的形式,不同于一般经商者。从中可以看到当时行医者的医德、医风以及医药文化的闪光点。有些小故事成为口碑,流传在老年人的闲谈中。虽是历史陈迹,其中不乏可取之处。
供药王
几乎所有药铺里,都在清净的堂屋(或诊室、或书房)设神龛,供奉药王神位。有供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的,因为他被皇帝封过;也有供古代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人的。两侧贴有对联,如"金针拨开千里雾,妙药扫净一天云"之类。神位之下设香案、供品。每逢年节,阴历四月廿八(药王生日)、每月初一、十五,主人斋戒上供、焚香、礼拜。
供药王,有迷信成分,但并非全属迷信。一方面祈求药王保佑他能手到病除,药铺兴隆;一方面也是一种信仰,有助于时常提醒自己,遵循祖师教诲,努力济世活人,积德行善。设在书房或诊室的药王神位,供桌上常摆平时读诵的中医经典著作。有的先生诊余得闲,要读医书,总要先洗手,然后端坐读书,也有的还要焚上一炷香。一方面在心目中,保持一种对医道的神圣高尚的情感,另外也借以宁心静气,持平静安详的心态,并以一炷香作为时间单位,以限定读书时间。
堂 名 匾 额
从外面走进药铺,迎面首先入眼的是药铺最醒目之处的匾额。
匾额是在迎面门楣之上,上刻堂名,即药铺的字号。药铺的字号和其它商人店铺的字号不同,不带铜臭味。传统中医界,素有"医乃仁术"、"医本儒流"之说。数千年的中医学术医德医风,都渗透着孔孟之道,贯穿着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从堂名可以看出,中医是把儒家道德思想作为自己行为规范的。
凤山街的药铺,有堂名的十几家,试拣一些为例:
长生堂(张怀营老于二先生开办)。
济生堂(孟继宽先生开办)。
庆春堂(宋广富先生开办)。
增寿堂(东家不详)东家已取北京执业。
寓意都很明显,体现孔子"仁者爱人"、"仁者寿"的思想,以医道救济疾苦,使万病回春,祝人长生增寿。
保元堂(林俊峰先生开办),寓意是保护众生,维护天地自然生生之气。
道一堂(隆化旧屯人宁宝亭先生开办),取自孔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按曾子理解"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医生以忠恕二字为座右铭,便具特色。
同德堂(宋氏开的,年代最久,规模最大)。
同心堂(张雅三先生开办),同心同德,医患一家,更兼一视同仁之义。
致远堂(王敏臣先生开办),取自诸葛亮的名言"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医生以澹泊宁静之心,对待名利,既显医风,又明志趣。王敏臣先生为凤山知名的儒医。
忠仁堂(于少阳即于五先生所开)。
忠信堂(李月衡先生之父所开)。都寓含儒家的道德观念。
药铺的字号,堂名,是一种文化现象,是这一阶层人士社会心态的反映。他们极少有以发财盈利观点取堂名的,不象凤山其他买卖家什么"聚源有"、"万恒永"、"福聚号"、"聚源泉"(泉即古钱字义)之类。因为,开药铺的向来把自己药店叫"衣食铺",穷不了,富不了,养家糊口,维持温饱而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语),大阁王宪章先生曾说过:"古人认为,当先生治病救人而又开药铺想发财,是可耻的。"
影屏
凤山街各药铺里,无论门面大小,柜道里迎门处都竖一影屏。长宽各约一米左右,木框中镶名人书法或名人画,两旁另有长条镜框镶对联。下为账桌,背后则常摆珍贵药品。
影屏的作用,正对铺门面,使顾客一进药店,迎面感到一种祥和儒雅气氛,文化情趣,显示医本儒流,读书人的作派,不同于其他商业的纯生意味,在药架子药斗子旁点缀出庄重美观来。另外影屏遮蔽着后面通向内宅或药库的门。
增寿堂的影屏,是一幅水墨写意的山水画,不知出自何年何人之手。到解放前夕,纸已熏成黄色。墨迹浓淡相间,笔法粗犷。画面上方题一句诗:青山无语笑人忙。很有点超然物外的味道。
同德堂的影屏画的是仙鹤古松,对联是"鹤随仙去寻芝草,龙化人来问宝丹。"上联是古代神话中的什么典故,大概与汉朝葛仙翁有关,下联则用关于孙思邈的传说,龙神变化为人形求他给药,"九里山前龙讨药,八宝石上虎求丹",可见其医术之神奇。
直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代初,凤山成立丰民药社,还用过从老药铺传下来的一件影屏。中间是一幅名人工笔重彩山水并画有古代人物,两侧的对联是:
医本儒流凭素问
药同军武依青囊
上联强调医术与儒学一脉相承,而医学依据"素问"(中医最古的经典)之训;下联强调医生用药如同军事家指挥兵马对病邪作战一样,要严肃对待,心小胆大行方智圆,必须遵循古代医书规定的法度。青囊,原指古代医家出门随身所带的,装最珍贵医书用的青布袋。后人把"青囊"一词作为医典或秘籍的代称。
学徒的基本功
到药铺里当学徒,和学别的手艺、生意不同。有学"儒医"与学生意之分。如果想学儒医,学成高明医生,先要在家读几年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打好文化底子。比如医家子弟,医人的儿孙,长辈想培养他,或至亲好友家立志学医的子弟,先生都要看文化程度如何,悟性如何,看中的才可入药铺学徒,在先生指导下读医书。文化基础好,对中医这门高深的学问,才会理解快。"秀才学医,笼里捉鸡"。能早日随先生侍诊,从中学先生如何诊病、用方、开药,经过实际练达,早日出徒。一般也得三五年。至于成为受人敬仰的儒医,便非几年可及。如果原来读书不多,进药铺仅是选择职业,想"吃药行",则属学生意,也必须掌握很多基础知识。"师父领进门,学艺在个人",许多有志者,从文化基础不高起步,刻苦钻研,也逐渐学成很有水平的中医先生。
无论基础如何,进药铺之后的第一年,除了干零碎体力活外,侍奉先生起居、递烟倒茶、内外卫生等项之外,首先得学"挑簸晾晒,切打团吊"。
药铺外进的中草药,或收购的本地药材,都要进一步加工。挑,挑除杂质;簸,簸出尘土和细小杂物;晾,不需暴晒的要风干、阴干;晒,需要迅速出潮气、出水分的。各项都有很严格的要求,有很细致的操作程序。包装、贮存,都有详细规定。
许多药铺都自己按"配本"配制成药,在先生指导下,学徒要学会"切打团吊"。切,用特制的药刀把整药切碎,有的先切后晾,有的干燥后加工。还有学轧药,或用大碾子轧,或蹬铁药碾子轧。再学配药,按成分、比例,将各味药加工细面之后,掺匀,配制成药。打,打水丸(小粒);团,团蜜丸(大粒);吊,吊蜡皮(蜜丸之外用蜡皮封严)。各项也都有更细更严的要求,严谨的工序,丝毫不能乱。在学这些专门技术的过程中,对认药,了解药性、功用,都增加了启蒙的感性认识。
当准备分配到药房(柜房)去当司药(抓药)时,还要先练好一项基本功:背药。包括背药斗、背成药、背发单三项。
背药斗。药铺里药架有数以百计的药抽屉,每个抽屉里分三个格(架下那层也有四个格的),每格装一味中药饮片。斗子外贴有纸条标签写着药名。学徒必须从右至左按行,从上到下按斗,逐一背诵数百味药名。要背得滚瓜烂熟,顺序不许紊乱。哪味药挨哪位药,装斗时药性功用类似的尽量排在一起。按方抓药时,少走路;对学徒掌握药性也有利。只要背熟了,一看方上药名,转身直奔装此药的斗子了,不用提着戥子乱找。
背成药。一般都在药架上顶排列着有盖的瓷罐,内盛丸药或面药(粉剂),罐上贴标签。排列好便不再移动,学徒要按顺序背诵哪罐里装的什么丸、什么散、什么丹、什么膏。拿药时也会准确迅速。
背发单。"发单",即卖中成药所带的说明书。不论外进的或自制的,每种成药都要印制若干张的"发单"。正方形纸,木版大字,上印药名、主治、用法等。学徒必须背会,也是业务知识,也有利于向问药顾客介绍。发单上都印有堂名,也为讲信誉,负责任。
此外,学徒还要学会辨认中药的气味、形状、颜色、质地、产地、真假等。
先生检验学徒基本功的方式,也很特殊。比如,某药铺一位老先生(既是瞧病先生,又是东家掌柜,还是学徒的师父),某日,天黑以后,坐在后房喝茶,给学徒讲医书(学徒都是在劳作之余偷闲读书的)。忽然他命一个学徒去药斗子给拿一把当归来看看。这年青人刚要端上灯去找,先生说:"你别去了。"又让另一名学徒去拿。另一名马上去柜房拿来一把当归,先生说:"学着点儿,人家不端灯也拿来了。"
王景林先生年青时在长生堂学徒,一天晚上,听老师给讲医书。师父到柜房拿来一丸药,叫王景林吃下去。他顺从地嚼咽之后,老师问:"这是什么丸,治什么的?主要味道是什么?这丸药都是哪些药配成的?主要味道是成分中哪些药的气味?为什么能治那个病?"王景林一一都答对了,老师很满意。老先生见他学医刻苦,用心,有悟性,后来选他作了女婿。
长生堂的一位先生(老于二先生的儿子),伪满时自配补药吃,服药过急,结果昏迷不省数日。家里人打电话把在承德行医已经小有名气的侄子于润身召回,于润身回到凤山已是深夜,急忙给叔叔诊脉之后,没开方就去外柜房抓药。他摸着黑随手从十几个药斗子配齐一剂汤药,吩咐煎好服下,一剂痊愈。外出行医数年,还对自家药斗子那么熟悉!
增寿堂年代较长,许多药斗子标签都磨光了。两位老司药(张先生、蔡先生)年龄均过花甲,只凭记忆太熟,抓药绝抓不错,都因基本功扎实。当今的司药人员,不知有人曾否下过这功夫?
一般学徒,都要经过先生长时间观察、考验,根据学习态度、品行、悟性、基本功熟练程度、言谈举止等等,最后断定可教与否。中医古训"非其人勿教",不具备当医生的品德和领悟能力,就不再教他。
门市
药铺的门市,常是两部分。里间为诊室,求医者先到里间屋看病,开好方拿到外面算账、取药。外间药房两三间不等,同德堂铺面最大,五间。门口都挂有木制的膏药图形和木刻鱼形用铁环连缀的药幌子。
门市冬天也不设炉火,铺面几间也是大敞四开。每天清早,学徒开门下板,将门板一扇扇摘下整齐地摞在一头,可以供顾客坐。门里门外打扫干净,柜面药架一尘不染。门前街道,扫净洒水,很有点"门前三包"的传统。有时疏忽,屋地砖缝留一根火柴棍,柜头(相当门市组长)就会说:"天要下雨吧?不然怎么把柴火备屋里来了。"
柜道外面另一头备一条长凳,也是让顾客坐的。柜道里面,账桌处椅子是柜头的座,另有一个小凳,只有给人配药蹬铁药碾子时才坐。学徒、司药都不能坐,不许有坐着接待顾客的情形。有顾客,热情支应;无顾客,学徒可以看书背诵医书。
有的药铺把药性歌诀,分别写在小方块纸上,分贴进药斗子格壁上。学徒每抓一味,顺便温习一次。
栏柜上放有几只木制的油得光亮的镇纸,约一寸见方,长不足一尺。用来压药方和包药纸的,四面都写有常用的方剂。假如,来买药的人懂医说:"妻子生小孩了,请按原方抓一服生化汤。"司药便可从镇纸上找到这副药的方子,立即抓好。
接待顾客说话要温和礼貌得体,可以说:"什么病啊?好了没有?快好了吧,吃这药就会好的。"绝对不许象其他买卖人,说什么"常来照顾"。
为人抓药时,不论本堂先生开的方,还是外人开的方,都先从头看一遍。一是看本处能否抓全,差药太多就让到别处去抓。二是看方里用药是否配合犯禁,如"十八反"、"十九畏"之类。一经发现,问清何人开方,请拿回找他另改。否则,"您到别处去抓,我们这里有规矩,不能抓给您,对不起了。"以免出现事故。
抓药时,必须分量准、足量,按方里顺序把每味药分行单倒在包装纸上。抓完之后,大药铺由柜头过来照方逐一检查,准确无误,再包扎捆牢交给顾客,并告诉清楚如何煎法,哪味单包该炒,该加醋或酒,找什么引子等等。曾有过这样的事:某药铺学徒是新手,一时疏忽,抓一味往中间一倒;再抓一味,往上一掺。抓完就要包,顾客说:"这些药我不要,这一大堆都啥呀,抓够没抓够?"发生口角。先生从里屋出来,问明之后,说"请你稍等,另抓。"说着将这包药就倒一边了。先生亲自按规矩另抓一副,道歉送出。
有一回,一人拿一块大洋到增寿堂买麝香。蔡先生为难地说:"您才买一块钱的,不卖给你吧,你急着用;卖给你吧,药瓶开一回,跑(挥发)的那些也值一块多。"说了还是按分量给顾客包好。增寿堂的药味全、质好、价廉,在凤山街是有名的,那种服务精神也是很感人的。
往诊和赊账
老药铺奉行着"医乃仁术"的宗旨,当先生的,不论穷富,不论远近,不论谁请,只要说家有病人来请先生去看,说明住哪,都会马上动身,"一心赴救"(孙思邈语)。有时,先生还说:"你先走吧,我比你快。"自己备上毛驴就先去病家了。
笔者在解放前后,还是十来岁的小孩,家距凤山三里多,就曾多次为父母请过忠仁堂于五先生(少阳)、致远堂的王敏臣老先生及王云卿少先生、道一堂宁老先生和宁恩柱少先生、李月衡先生、王景林先生、李永新先生等。他们没架子,说话和善,诊病仔细,医术也好。
凤山街上许多老药铺都可以赊账。不论门诊、往诊、看病或开方,没钱也拿药。说清住在哪村,当家人姓名,记上账便可。庄稼人秋后还钱,或腊月由药铺派"跑外的"(专门收账)各处讨。每年药铺都得在预算中打出折耗,讨不回来的就烂了。
长生堂老于二先生,原籍西北川张怀营,清末到凤山开药铺。医道高明,医德高尚,有口皆碑。对穷人、富人的态度,泾渭分明。有一年夏天,一个财主派人去请于老先生治病,老先生说:"没空儿,我正急着到处借钱,得借二百块钱雇人耪地呢。"财主听了便马上送来二百块大洋再请。老先生收了钱去财主家看了病,开方抓药,陆续几次,病人好了。腊月,财主派人去结账,好将剩下的找回来。老先生翻开账本逐笔一算,除去先收的二百元,还要他再交一百多元。财主听了这话,来问先生:"你药怎么这么贵?"老于二先生说:"你财主有钱难买命,我药铺无药可医贫。你花的是买命钱,我这还给你少算着呢。"财主无奈,只好还钱。
陶来营有一富户,吃了长生堂的药,秋后不还钱。老于二先生得知这家正往凤山"万恒永"烧锅(酒坊)卖高粱,派人去截住卸完的车,扣下口袋,富户只好把刚算出来的高粱钱还账。
但老于二先生对穷人却异常宽厚。有病人,请便去;没钱给,就赊着。腊月跑外的去讨,一看实在给不起,便勾账免了。门诊时,给穷人治尽量用贱药,有时亲自到药斗子抓几味送给人家。往诊时,见病家又穷,病情又重,看完开方,在方签左上角写个"免"字,抓药时就不算账了。他还特意从各医书里选辑抄录一本单方和土偏方,专备给吃不起药的选用。"你的病不必吃贵药,给你出个偏方吧,包你见好就是了。"伪满时,于老先生病故,凤山城内外,上千人自发去送殡,穷苦人用朴素的形式怀念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
于老先生的儿子于少阳(五先生),孙子于润身,都承家风。于润身解放后在北京挂牌行医,颇有名声。
伪满(1942年)修围子时,陶来营农民徐广德染瘟疫多日不愈,儿子徐凤顺去请于五先生。于五先生看看徐凤顺的印堂气色,说:"怎么你爹病到这份儿上才来找我?去看看,恐怕晚了。"虽然当时正值先生闪了腰,行动不便,也随徐凤顺走了三里路,到徐家看了病人。他断定不过次日,嘱咐速备后事,便自己返回。果然,次日病人便去世了。几十年后,徐凤顺向笔者讲述此事时,还赞叹不已。
几句谚语
解放前,开药铺的人中,流传着这样几句谚语:
"穷汉子吃药,富汉子还钱"
"治病医人,杀富济贫"
这里面渗透着儒家的仁和义的精神,前述老于二先生轶事,便体现了谚语的侠义心肠。
"动手亏心,治死活人"
"妙手回春,济世活人"
这里有医生自警的意思,医术医德并重。如存心济世活人,便可妙手回春,如良心不正,就会治死活人。
"进的是绣女房,坐的是阁老床,杀人不偿命,使钱不认赃。"
前二句说医生的职业是高尚的,多高贵尊严威风的人,有病也得用医生看,绣女的房也能进,阁老的床也能坐。自豪又有自警,虽然能进绣女房,能见达官显贵,却该谨慎自律,不可得意忘形,以免招灾惹祸。后二句,更是警惕,战战兢兢,虽然医术若差,医德若亏,治死人也不会偿命,多赚了钱也不用受罚退脏,但可要良心放正,少为自己造下罪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走错一步,报应临头。万勿忘乎所以,轻忽人命,一味贪财。还是牢记"医乃仁术"、以济世活人为心最好。
以上所记,感谢陈国铭师傅(退休理发师),医界李永新先生、宋英儒先生、王致和先生、李海峰先生、钱辅策先生提供的口碑资料;也有一点笔者的记忆和谬议。难免疏漏和错误,望知者教正。
注:曾收入新世纪《丰宁文史》(丰宁政协编辑)第三辑。
20/3/5 15:26
20/3/5 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