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侵犯商业秘密罪:如何防止企业员工泄密-江苏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一、企业员工泄密有多普遍?

(一)“众生平等”的企业员工泄密

企业员工泄密严重到只要在百度搜索栏里打上“员工 泄密”,就会出现N个搜索结果。

其中不乏大公司,更不乏中小公司。

可见被泄密,确实是一件“众生平等”、每个企业都有可能遭遇的事情。

(二)受害者损失榜单上包括但不限于:

1.吉利汽车:21亿元,原因:员工跳槽并带机密到新公司使用。

2.湖北江汉石油钻头:超过1千万,原因:员工跳槽并带机密到新公司使用。

3.海尔公司:超过3千万,原因:员工跳槽并带机密到新公司使用。

4.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过1亿元,原因:员工离职并同业经营。

5.杭州鑫富药业:3535.84万元,原因:员工贩卖公司机密。

6.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5000多万元,原因:员工离职并带机密到新公司使用。

7.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1290万元,原因:员工向对手发送公司机密。

8.江苏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2亿多元,原因:员工贩卖公司机密。

这些数字已经足够触目惊心,但这些公司只是被泄密的公司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上述所言的泄密事件,也只是这些公司其中一期泄密事件而已。所以,如果以所有公司为主体进行计算,公司每年因商业秘密受侵犯所损失的经济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内部人员泄密问题并采取措施。

二、为什么内部人员如此容易泄密?

(一)员工容易获取秘密

内部人员由于工作需要和职务便利,容易获得接触企业商业秘密的机会,另外,其也容易知悉商业秘密的价值和作用,在获取企业商业秘密一事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企业无力保护,员工不想保护

1.企业无力保护——企业本身的漏洞

大部分企业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力度不足,对内部人员就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要求不够严格,企业商业秘密合规体系没有建立或完善,存在严重的泄密风险。

2.员工不想保护——员工的逐利心理

由上述案例也已可看出,内部人员侵犯商业秘密的目的是获利。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直接出卖、跳槽带走自己开公司使用、跳槽带走供合作伙伴使用。只有极个别员工泄露商业秘密是出于报复目的或者出于疏忽。

三、 如何防范内部人员泄露商业秘密

就如何防止内部人员泄露商业秘密,每个企业的情况和需求不甚一致。但总体而言,无论什么企业,防止泄密的措施都包括两大类:技术性措施和管理性措施。其中,技术性措施本质是对物(秘密)的保护措施,管理性措施主要是对人(员工)的防范措施。但实践中,技术性措施有可能利用到一定的管理手段,管理性措施也有可能利用到一定的技术手段。

四、 技术性措施——对物(秘密)的保护措施

(一)进行风险测评:得出企业商业秘密风险重点防范领域、部门、岗位及风险指数,如有以往的泄密事件,要作为测评的重要参考。

(二)制定定密依据:参照《保密法》的规定,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制定定密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密级划分层级、密级划分准则、标识方法、商业秘密范围、涉密事项清单、涉密人员、定密流程等。

(三)完善保密框架:对本企业各类商业秘密进行层级划分、标识制定及责任绑定。

(四) 拟定保护细则:按照商业秘密的密级及生命周期规定每个密级的保护要求,不排除对个别商业秘密拟定专门的保护细则。

(五)保证最小知情权:书面规定商业秘密的发放和知悉范围,每个涉密人员只对自己必须知悉的商业秘密知悉,贯彻涉密最小化原则。

(六)实施隔离保护:对商业秘密,以及相关的流程、职责、设施、载体、网络、物理环境等实施隔离保护。

(七)防止秘密扩散:采取相应保护措施,防止对商业秘密尤其是涉互联网商业秘密未经授权的访问、复制、传递、发送、扩散等。对于已经不再利用的但是一旦被传播会对企业造成损失的商业秘密,视情况进行销毁或者转移处理。

(八)进行保密检查:通过定期及不定期的保密检查、泄密风险测评和日常监控活动来进行商业秘密保护,如发现违反商业秘密保护机制的行为乃至泄密事件,应及时采取技术性补救措施。

五、 管理性措施——对人(员工)的防范措施

(一)保密条款:通过保密协议、竞业禁止协议、岗位职责表、行为规范、员工手册、保密承诺书等明确企业对员工的保密要求及员工的保密义务。

(二)授权管理:要贯彻最小化原则、必要性原则和定期审查原则,完善对内部人员的授权管理制度。

(三)保密教育:由本企业法务或法律顾问或其他聘请的专业人员开展经常性的保密教育培训,维持和提升员工的保密意识。保密教育应分为一般性保密教育及专门岗位的保密教育,前者向全体员工提供,后者向重点涉密岗位员工提供。如有必要,可对据员工的岗位特点、群体特点、年龄特点等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论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及方式安排。

(四)监督检查:对内部涉密人员遵守保密义务、履行保密责任的情况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完善内部举报制度,对企业重点涉密岗位实行轮岗制、双人负责制。

(五)惩戒追责:如保密监督检查结果显示企业内存在泄密事件,则根据涉密事件的严重程度,对相关人员实施惩戒。必要时,追究其法律责任;一旦涉嫌到刑事犯罪,不轻易姑息。企业主需要对侵权诉讼、刑事控告等维权手段具备一定了解,便于在发现严重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时采取正确的维权手段,及时维护自身权益。

(六)分阶段实施:保密管理措施要根据员工的任职周期来实施,即上岗时保密(主要靠入职前尽调和书面承诺)、在职时保密(主要靠在职时监督和系统式管理)、离职后保密(主要靠离职前审查和离职后追责)。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价格

光学测量仪器

影象测量仪

光学测量仪器

上一篇: 【推荐】侵吞善款,贪污上亿,网友实名举报韩红基金会,韩红首次正面回应-韩红公益基金
下一篇: 【推荐】侵犯隐私?曼德拉“御医”新书在批评声中下架-曼德拉有多少遗产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