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俞敏洪节目中公开遗嘱:财产留给北大和基金会,董宇辉或为接班人-俞敏洪基金

文‖竹下

前言

近日,在访谈节目《老俞闲话》中,主持人问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关于遗产分配问题时,俞敏洪说道:“因为我想人总是要死的,到我们这个年龄要立一个遗嘱什么的,万一哪天我不在了,就会有人照着执行。

除了给家人留下必要的费用以外,我通常分为两份,一份是给母校北大,另外一份留给新东方慈善基金会,它主要的任务就是支持农村地区孩子们的教育发展。

看了俞敏洪的做法,

网友纷纷被其感动到:

1.“就连遗嘱都不忘谈及教育,佩服俞老师的格局!”

2.“支持农村教育,大爱无疆,永远光芒万丈”

3.

“捐给北大,还不如捐给华为,作为科研基金,支持科技的发展。”

4.“这才是爱国者的对话!”

俞敏洪,表面是个商人,其实骨子里还是个读书人。他真正做到了财富“取之于教育,用之于教育”,真让人敬佩。

俞敏洪谈清北:这一代人没有精气神

俞敏洪说道:现在回到清北去,坦白地说,我看到一些人,他们身上已经没有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精气神。他们成绩当然很好,但是进了清北以后,有的人比较迷茫,有的人甚至心理上还有一些压力。面向未来,不知道自己要干嘛?

当然也有人跟我们一样充满了精气神,想要未来为祖国做贡献,充满了生命的能量和热情。就是从比例上来讲,这一代学生的精气神比我们当初进清北的时候要少一些。

为何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网友说道:

1.“你们当年都是怀揣美好理想,现在的青年人已经被改变初心,折磨成生活的奴隶,怎么会有精气神?”

2.“说白了,被花花世界腐朽了,原来大家好好吃窝窝头的羡慕吃白面馒头的。

现在羡慕的太多了,不是人变了,是环境迷惑了他们不能自拔而已。

3.“你们那代人的师资力量大部分是经历过战争的。

与其说是清华北大厉害,而不如说是当年的西南联大厉害。

俞敏洪谈董宇辉:或为新东方接班人

故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于董宇辉来说,俞敏洪就是伯乐;对于俞敏洪来说,董宇辉就是那匹千里马。其实他们是互相成就的,才让“东方甄选”成为直播界的一股清流。

开播半年东方甄选业绩惨淡。谁能想到,一夜之间,东方甄选火了。这是因为董宇辉用英语卖牛排,用作文销售大米,用哲学销售大米······

在直播间,董宇辉说过这样一番话:

当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当你算数学时,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

当你晚自习时,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

但少年,梦要你亲自实现,世界要你亲自去看,未来可期,拼尽全力。

至此,“东方甄选”成为直播界的一股清流。董宇辉凭一己之力使得新东方起死回生。

俞敏洪欣慰的说到,

“新东方,未来一定是管理人传承,我从来没有打算我的孩子去传承新东方的事业。”值得注意的是,俞敏洪表示可以考虑董宇辉接班。

董宇辉谈书:人为什么要读书?

董宇辉说:“很多人觉得我为啥要读书?”

你说我干这个工作吧,我又不需要读书。都是一些重复性、简单性的劳动,我读书有什么用?

其实你把读书当成手段而非目的。

读书本身你把它当做手段的话,就是功利化的。

真正的读书是,“把书打开,这叫开卷有益”,那是没有目的的。就像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当你读到悲欢离合的时候,你可以自己映照自己的人生,产生一种释然。

读书让我们从悲苦中释放,净化心灵。

读书的时候,其实可以释放人生中很多垃圾。让你的内心获取一种平衡,或者一种平静。同时读书的时候还可以让你获得新的思想,新的情感,新的感悟,新的见识。

董宇辉关于读书的看法,有网友说道:

“宇辉,上帝关上一扇窗,打开两扇门。你的长相被你的才华严严实实包裹起来。我们通过打开的两扇门,看到了人生的意义。”

我认为,读书的境界就是:“社会某领域的引领者。成为有家国情怀的人,心中装着芸芸众生、普罗大众”,而董宇辉、俞敏洪就是这样的人。

我们眼里的教育家:俞敏洪

有人支持像俞敏洪、董宇辉这样的教育家。中国如果在多些这样有担当、讲大义、有情怀的企业家,我们国家就越来越好。

结语

俞敏洪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除了他做的事业影响了很多人,并造就了很多人。他的人格魅力更影响了很多人,至少董宇辉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响。

人生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不因挫折改变自己原有的方向,更不要害怕失败和艰苦。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你只有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才能过上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END-

测量光学仪器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多少钱

3次元测量仪

上一篇: 【推荐】俞敏洪回应东方甄选App开启直播:公司进取的正常行为,不要过度解读-股票新闻资讯怎么看直播
下一篇: 【推荐】俞敏洪遗嘱曝光:82亿身家,只留一点给家人,其余全捐给农村孩子-什么叫基金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