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来自信托界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部分群里面,对于这个问题讨论得比较激烈。确实,在华融信托刚刚挂牌的时候,还在猜测究竟花落谁家。这下子好,直接是信保基金接盘。
一下子有点整不会了,后来分析一下,这样的做法确实有道理。
看点一:暂时性
事情发生在华融信托挂牌披露期的结束日,好不容易征集到了一个意向受让方-信保基金。不过有关分析已经说明了
,这属于阶段性的持有,并不是信保基金下场去做信托公司的生意。
所以这只是暂时性的,未来等到真正合适的机构要收购的时候,信保基金会实现一个退出。也就是华融信托的牌子,属于“寄存”在信保这个娘家人这里,未来真正的战投会把它带走。
看点二:风险处置新思路
去年五月,监管发文鼓励AMC下场参与信托公司的不良处置。除了尚在重组中的华融以外,信达已经开始行动起来。而信保基金在这之后不久,也开始行动起来。
安信信托的重组当中,信保基金参与了一部分。
而且作为承担化解行业风险的信保基金,免除了部分安信信托的债务。
而在这个华融信托当中,信保基金通过阶段性持有华融信托76.79%的股权,属于参与到了风险机构的处置化解当中。与之前的托管不同,这一次是受让股权。属于新的信托公司风险处置的方式,从化解行业风险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而且这并非信保基金的首创,在此之前的保险保障基金已经打了样。
看点三:特殊性
有个问题,如果转让款给了之后,华融信托的风险项目会如何处置?不知道,对于华融的风险信托项目并不了解,所以不去做预测。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GD大概率是不可能了。
前有安信,后有新时代,已经给风险信托公司处置树立了样板,这也是为什么说维安方案的恶劣之处莫过于此。
通过这样的条款,直接给市场划定了一条隐形的红线,也给监管部门提供了一个不好的处置思路。
而且目前安信信托重组获批的消息迟迟未有后续,最近的股价倒是有点异动。
此次信保基金受让股权,也是配合监管剥离AMC非主业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推进华融顺利走上正轨的必要一步。
华融原来和现在的身份都不得了,所以说信保基金出手非常有特殊性。
民营信托,与此无关。
很残酷,很现实,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