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改革调整前后对比。
发生了,我们的报销规则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们来做一个对比。我们先看城镇职工普通门诊,改革前门诊有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以及报销比例。在职职工原来的起步线是1,200元,那1,200以下的由个人自己承担。
社区医疗机构报销比例70%,其他医疗机构为60%,最高限额是2000元。改革后取消了起步线,最高支付限额提升到1.5万元。退休人员报销比例以70岁为界,分为两大分档,报销费用越高报销比例越高。
我们再看一下城镇职工住院的调整,这里调整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起付线同样还有标准都没有变。
第一次住院起付标准降低50%,第三次及以上住院免起付标准。建国前参加工作的退休老工人,个人分担比例为在职职工的10%。因门诊特殊病病种住院的没有住院,起付标准包括报销比例也没有改变。唯一变的是什么呢?最高的支付限额由原来的18万,现在提高到了60万。
第二个是分档报销,18万到60万之间统一支付比例95%。这是这一次城镇职工住院的一个调整。
我讲的是以南京为例,其他城市根据你们当地的标准。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城乡居民的普通门诊起付线,最高支出限额以及报销比例通通都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国家给予特殊群体的照顾,也就是大学生群体的起付标准,比其他群体都低,支付限额600,报销比例比其他的两个群体都高一点。所以是特别关注了大学生这个群体。
最后再看看城乡居民住院与改革前起付线,报销比例通通都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是最高支付限额由18万提高到了36万。翻倍咱们做个总结,就是当前医保政策在面临收支失衡的情况下,医保整个体现的现状,还是小病能够发挥大作用,大病报销补偿率还是很低的。
我们如果想要有更好的品质生活,医保不足的部分一定要用商业保险来补充。